百度又被央视曝光什么关键字搜出来的都是
日,有不少在上海求医的患者向媒体反映,自己通过百度搜索“医院”,去了在搜索结果中排名前列的“医院”进行就诊,花了大价钱看病后,病却没见好,医院复诊后,得到的诊断结果与“医院”大相径庭。
医院却引来“医院”
今年6月,浙江宁波的周女士想去上海复旦大医院看鼻炎,于医院的相关信息。
周女士:搜了“上海复旦大学耳鼻喉”这几个字,而且还是“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几个关键字都搜了,第一条都是“医院”。
在网上填了相关信息后,立马就有工作人员跟周女士取得了联系。
根据周女士的回忆,医生检查后告诉她,她患有鼻甲肥厚,需要做个微创手术。医院手术费加治疗费、医药费等各种费用,一共花费了上万元。
周女士:复诊的时候医生的收费很奇怪,他是按一次或者十分钟这种治疗来收费的,十分钟元,20分钟多少钱这样收费的。他配的洗鼻子的药一查,网上的公布价就多元,但他收了我多元。
这时候,周女士医院。通过跟朋友打听,她找到了复旦大医院。
周女士: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专家看了CT后说是鼻窦炎,跟这个手术没有关系。他说,做不做手术,鼻窦炎都不会好的。因为没有长鼻息肉,只要吃药、喷药水就可以了。
包括专家挂号费和药费,周女士在复旦医院总共花了多块钱。她认为百度对她是有误导的。
搜索搜出“医院”患者遭过度治疗
陈女士在百度搜索“上医院”后出来的也是“医院”。陈女士说,7月初她发现孩子的后脑勺鼓起了一个小包,医院建议来上医院看看。
百度搜索后,跳出来的就是位于虹口区场中路的“医院”,于是,陈女士就带着孩子去那里就诊,医生诊断为:右枕后海绵状血管瘤,并当场给出了两种治疗方案。
孩子父亲:一种是动手术,还有一种治疗方案是国外引进过来的一种技术,只要打针就可以了。
陈女士夫妇当场交了多元,让孩子接受打针治疗。当天,陈女士又上网查询,发现海绵状血管瘤的症状跟孩子的实际情况不太一样。于是第二天,她带孩子前往医院检查,结果让她大吃一惊。
孩子母亲陈女士:那边给出的一个结果就是淋巴结,很正常,孩子长大以后就会自行消除的。
搜索多关键词“医院”排列靠前
为什么在百度上医院搜到的都是“医院”?
记者在百度搜索引擎上输入关键字:“上海红房子”,跳出的第一个结果就是医院。网页标题是:“上海复旦附属红房子妇科医生预约挂号平台”,而实际上,复大只是一家民营医疗机构,医院没有合作关系。
换一下关键词,搜索“五官科”,或者“医院”,复大的广告依然名列前茅,网页标题为“上海耳鼻喉医院”。名副其实的复旦附属医院倒是排在了第五位。再搜索正宗医院的地址“汾阳路83号”,或者搜索“中耳炎”、“面瘫”等病症名称,排名第一的搜索结果依旧是“医院”。
从其百度账号公开资料可以发现:医院共计注册有91个不同的网站主域,用于对应不同的关键字搜索。
9月4日下午,虹口区卫监部门也对医院进行了检查,他们表示,今年已收到多起针对该院的投诉,涉及过度诊疗、药价过高和违反诊疗常规等。
目前,该院已被处以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8分的处罚。根据规定,医院在一年的校验期内记满12分的将暂缓校验;在暂缓校验期内记分满6分,则将被吊销执业许可。
上海市工商局对医院立案调查
8日晚上,上海市工商局表示,医院利用百度推广,医院的关键词作为搜索关键词,医院的搜索排名。其行为涉嫌虚假宣传,上海市工商局检查总队已立案调查,并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其处罚。
此外,工商部门已要求医院立即停止违法行为。
百度凌晨回应医院推广事件
作家六六怒斥百度“都是骗子广告”!9月6日,女作家
六六在微博上发帖吐槽,称她在百度上查找上海美国领事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