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后鼻孔息肉 > 病因介绍

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经

病例资料

基本信息

患者男,39岁

主诉:鼻痒、打喷嚏、流涕3年,伴鼻塞脓涕21天

现病史:

间断鼻痒喷嚏流涕3年,春秋季节性加重,遇冷风后症状明显。近21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鼻塞,呈间断性,交替性,伴头痛,脓涕,眼睛溢泪,受凉后加重,无咳嗽,咳痰,发热。鼻内镜检查示:鼻中隔偏曲,双侧下甲肥大,鼻腔粘膜苍白水肿,右侧后鼻孔息肉。鼻窦CT:双侧上颌窦炎,筛窦炎,双侧中下甲肥大,鼻中隔偏曲,右侧鼻息肉?期间患者喷鼻治疗,效果不佳。门诊以“1.过敏性鼻炎2.右侧鼻息肉3.鼻窦囊肿4.鼻中隔偏曲”收入院。患病以来,患者神志清,精神可,食欲正常,睡眠正常,大小便正常,体重无变化。

辅助检查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

过敏原定量结果蒿属花粉0.4↑海鱼1.14↑蟹1.14↑TIgE.93↑

鼻内镜检查:

左侧鼻腔及中鼻道

右侧鼻腔及中鼻道

术前CT检查:

手术方法

鼻内镜鼻窦手术+鼻息肉切除术+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鼻中隔矫正术

术后病理

黏膜慢性炎伴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术后半年随访:

患者术前症状消失。

讨论

变应性鼻炎(AR)是耳鼻咽喉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症状为鼻痒,打喷嚏,流清涕。尽管药物治疗能成功控制大多数患者的症状,但是仍然有相当部分患者,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需要寻求手术治疗。

《变应性鼻炎的外科手术治疗专家共识(,上海)》指出,外科手术治疗为AR的二线治疗手段。外科手术治疗在解决AR患者顽固性、器质性鼻塞和黏膜高分泌、高敏感状态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临床上建议酌情选用。其手术适应证为:①所谓的难治性AR,即经环境控制,以及抗组胺药物、鼻用糖皮质激素、减充血剂等药物或者免疫治疗等保守治疗2年以上,症状无法改善或改善不佳,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②合并严重鼻中隔偏曲,表现持续性鼻塞、头痛等症状;或者合并减充血剂难以收缩的下鼻甲肥大、表现为持续性鼻塞者;或者合并广泛的鼻息肉影响通气;③患者表现为顽固性黏膜高敏感或高分泌状态(流涕、喷嚏等),专科医生评估认为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优于保守治疗者。术后鼻腔出血是常见并发症之一。术中若遇蝶腭动脉分支出血,应充分术中止血,避免术后鼻出血的发生。

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是在鼻内镜下通过微创手术精确阻断翼管神经影响鼻腔功能和气道功能的多个分支,通常选择切断来源于上颌神经感觉纤维和蝶腭神经节翼管神经节后纤维的鼻后神经。与翼管神经切断术相似,理论上切断鼻后神经相当于切除了鼻腔大部分的副交感神经纤维,从而减少腺体分泌,抑制血管扩张,并且切断了分布到鼻腔的躯体传入神经纤维,显著减轻了鼻腔黏膜的高敏感性。此术式保留了支配泪腺分泌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及支配上腭部黏膜感觉的腭大神经,做到了对泪腺分泌神经和上腭感觉神经的良好保护,既保证了疗效确切,又最大程度避免了眼干,鼻干和上腭麻木等并发症,是严重过敏性鼻炎的一种治疗手段,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病例供稿:崔哲卿

图文编辑:尹通男

审校:董栋

总编:赵玉林

河南省鼻内镜微创诊疗中心,中国医师协会鼻科内镜培训中心,医院鼻科

另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gkkxq.com/byjs/1007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