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手法治疗可不是简单的大保健
手法治疗是颈椎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以颈椎关节的解剖和生物力学原理为治疗基础,针对椎体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韧带肥厚这些病理改变,采用推动、牵拉、旋转等这些恰当的手法对颈椎和小关节进行被动活动治疗,来调整颈椎的解剖和生物力学关系,同时对颈椎周围肌群、软组织进行松解、理顺,达到改善关节功能、缓解痉挛,减轻疼痛的目的。
手法治疗分为中式手法和西式手法。中式手法主要是传统的按摩、推拿手法,一般包括骨关节复位手法和软组织按摩手法。西式手法常用的有麦肯基(Mckenzie)方法、关节松动手法(Maitland手法)、脊椎矫正术等。
按摩、推拿可以快速有效地治疗颈椎病,治疗原理是舒筋活血、理筋整复。基本手法主要有推、按、揉、捏、拔伸、拿、搓、擦等,主要作用是扩大椎间隙和椎间孔,恢复颈椎正常的生理曲线,缓解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消除肿胀,分离粘连,解除肌肉、血管的痉挛,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局部的血液供应,促进病变组织修复。根据作用机制,我们可以知道,推拿手法治疗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更加明显,对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效果一般。
颈椎病推拿手法应该注意什么?颈椎病的手法治疗要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手法,不当的手法可能会带来很大的危害,尤其是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推拿、按摩都有可能让脊髓压迫的病变加重。急性神经根型颈椎病也不能做推拿按摩,因为此时推拿按摩容易加重神经根炎性水肿。
此外,推拿、按摩手法的力量大小因人而宜,并不是越大越好的。根据病情不同,有针对性地采用手法,配合牵引治疗、运动疗法、理疗等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疗,收到地效果会更好。
颈椎病病人是不是都适合按摩治疗?按摩作为中国传统保健医疗方法,各大养生会所早已抢得了先机,把“舒筋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滑利关节”打包成了针对大部分亚健康人群的“万能治疗”,在临床上获得了过于广泛的应用。但是,是不是所有颈椎病病人都适合做手法治疗的呢?
颈椎病主要分为四大类: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和椎动脉型。
其中最常见的“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因为颈椎间盘突出造成神经根压迫所致,典型症状是手臂麻木、疼痛,但没有下肢的症状。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也是比较多见的类型,一般是椎间盘变性、肌肉劳损导致交感神经受损所致,患者大多是长期伏案工作的白领学生,他们在抬头后,会明显感觉到头晕、头痛、恶心、心慌、耳鸣、呕吐这些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在临床上不太常见,这种颈椎病是是因为脊髓受到压迫引起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四肢麻木、乏力,走路不稳等。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因为颈椎椎体增生或者肌肉僵硬使血管被挤压,压迫椎动脉,使脑供血不足所致,典型症状是转头时候会出现严重的头晕和疼痛不适感。
结合按摩手法治疗的治疗原理,对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和椎动脉型都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病人是绝对不能进行的,否则很容易加重症状,甚至会导致截瘫。
脊髓型颈椎病是致残率最高的颈椎病,病人轻微的动作都有可能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曾经就有过一位脊髓型颈椎病病人剃胡子时候抬头而导致下半身瘫痪的事件。所以,没有明确诊断就盲目进行按摩,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在做按摩手法治疗之前,医院进行系统的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在排除明确的脊髓压迫等神经组织病变的危险后,才可以做一些放松肌肉的按摩。
治疗颈椎病时候捏脖子和扳脖子靠谱吗?“捏脖子”可以缓解颈部肌肉疲劳、酸胀和不适,对颈部肌肉劳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并不适合治疗颈椎病。颈椎病分成不同类型,大部分类型中肌肉劳损都不是引起问题的主要因素,而是颈椎退变、增生、老化引起的。捏脖子如果力气过大,会影响颈椎、椎间盘、韧带、血管,甚至影响椎管里的脊髓,加重颈椎病病情。
“扳脖子”因为用力相对更大,更加容易造成局部肌肉、韧带损伤,小关节脱位,颈椎附件的骨折、后纵韧带撕裂而使得髓核组织脱出压迫神经,出现炎症和水肿。所以“扳脖子”是很危险的,但是那么高的风险所带来的收益也最多就是让颈椎小关节暂时复位,这个治疗的“性价比”非常低,所以,即使是很厉害的大师极力建议你可以试一试他的扳法,你也应该谨慎选用,毕竟再厉害的大师也有失误的时候,推拿手法人为的差异太大,也是这个治疗最明显的不足。
推拿按摩可以根治颈椎病吗?推拿按摩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疗颈椎病时不用吃药和打针,只靠推拿医生的双手和简单的器械在身体一定的部位和穴位,沿着经络循行的路线、气血运行的方向,施以不同的手法,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
正确的推拿、按摩可以缓解局部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以此增加颈椎稳定性,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它消除不了引发颈椎病的因素,所以任何推拿按摩手法只能缓解一些症状,不能根治颈椎病。
有什么方便易学安全的推拿手法,可以给家人做的吗?颈椎病的症状不光集中在颈部,肩部和上肢同样也会有一系列牵涉症状。不同部位不同层次的肌肉和椎体,所需要手法的力量、角度和接触面积,都是不一样的。
简易手法主要分成三步,理筋和整骨。理筋,顾名思义,就是针对不同肌肉的手法,放松和拉伸过于紧张的肌纤维,按压揉捏把蓄积在肌肉里的代谢垃圾尽量疏导出来。这一步的目的就是让肌肉更放松,更有弹性和韧劲,减少肌肉过度自我保护的拮抗力。
理筋的手法主要是揉法和拿法。
首先说一下揉法的具体操作。
病人端坐在椅子上,站在病人的背后,用一个手的大拇指摸到颈椎的一侧,虎口张开,具体位置是从后脑勺发根和颈部交界线开始,沿着颈部后侧的两边,大拇指贴住的一侧发力,另一侧四肢略微辅助而不发力,依靠手肘带动发力,而不是大拇指顶着发力。沿着颈后部的两侧分别从上往下指揉,2-3次。与此同时,另外一个手轻轻搭住病人的额头,保持稳定的同时,还能保证足够的发力传到颈部肌群的深层。手法要深沉缓和,力量透到深层,病人感觉到有一点酸胀感就说明到位了。如果颈部肌群很僵硬,可以适当延长一会儿这个手法的时间。
揉完了颈部后,再循着颈部往下,去揉压肩背部。具体位置是在肩胛骨内侧上方的角,在这附近寻找敏感的压痛点,压痛点的下方可以通过大拇指感受到条索状的结节,在它们上方各按揉大约一分钟,会让肩背部局部发紧的症状缓解。
揉法之后就是拿法,相对于揉法,拿法的力度更大,对于软组织的作用更明显。动作和揉颈部的手势一致,但这个时候,拇指和四指相对用力,把后颈部的肌肉和软组织捏住提起来,保持一段时间再慢慢放开,捏拿的力度要适度,手势要放松,不能突然发力。
当肌肉恢复到比较好的状态之后,就可以进入第二步整骨了。对于颈椎而言,整骨不能让突出的椎间盘恢复到正常的形态,但却可以让椎体之间紊乱的小关节连接恢复正常,通过微微的牵引作用,帮助椎体之间的关节囊有足够的负压,让更多液体回流到椎间盘中,让椎间盘对外力有更大的缓冲作用。
为了完成这个目的,整骨的手法主要是提颈和转颈。提颈比较容易,病人同样端坐,站在病人正后方,两个手扶住病人的头部,大拇指分别顶住两侧头颈分界线,前侧食指轻轻从两侧托住下颌。两手像端着一个碗一样,轻轻用力把头部往上牵引,同时让病人配合提拉进行呼吸,牵引时候深吸气,慢慢放下时候把气满满呼出来。循环3-6次。在肌肉获得充分放松的情况下,徒手牵引就能达到半小时机械牵引的效果了。
提颈完成后,为了更好的帮助颈椎各关节复位,在提颈的基础上,还要在各种功能位下让颈椎椎体更好的复位。在上一个动作基础上,让病人配合,低头、抬头、左看、右看。活动的时候动作要缓慢,配合深吸气,到了活动极限范围的时候,保持20秒的时间,慢慢把气呼出来。整个过程循环重复6次。可以让颈部活动范围获得一定的改善。
所以说,手法治疗颈椎病可不是简单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