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穴禾髎穴疏风清热,通鼻利窍
上期穴位禾髎穴
都有谁答对了呢
禾髎为经穴名(Kǒuhéliáo)。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和窌、、长频、长髎、长颊、长顪。属手阳明大肠经。口指口部,禾指谷物,髎指骨隙,谷物从口入胃,穴在口旁骨隙中,故名口禾髎。
口禾髎。禾,细长之物也。髎,孔隙也。该穴名意指大肠经体表经水由本穴回归大肠经体内经脉。本穴物质为扶突穴与迎香穴二穴提供的天部之气,至本穴后冷降归于地部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归大肠经体内经脉,地部孔隙细长狭窄,如孔隙之状,故名。
禾髎、长频、长髎、长颊之名皆与口禾穴同。长指地部孔隙细长,频指气血的运行频频不断,颊通挟,皆为对穴内气血物质的运行或穴位的微观形态的描述。
在鼻孔外缘直下,水沟穴旁开0.5寸处。正坐仰靠或仰卧取穴。
在上颌骨犬齿窝部,上唇方肌止端;有面动、静脉的上唇支;布有面神经与三叉神经第2支下支的吻合丛。
功能:疏风清热,通鼻利窍。
主治: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痉挛,口,鼻炎,鼻塞不通,鼻衄,鼻息肉,尸厥等。
鼻塞,不辨香臭:口禾髎、迎香、上星、五处、水沟、风府、百劳、太渊(《针灸大成》)
息肉:口禾髎、风池、风府、迎香、人中(《增订中国针灸治疗学》)。
鼻衄:口禾髎、上星、合谷、鱼际、少商(《针灸医案集要》)。
口噤不开:口禾髎、合谷、列缺、颊车(《针灸资生经》)。
尸厥:口禾髎、攒竹(《针灸资生经》)。
治法:寒则通之,热则泻之。
针刺法:一般直刺或斜刺0.3~0.5寸,局部有胀痛感。
艾灸:此穴因位于面部危险三角区,禁灸。
口禾髎穴主要用于口面部及鼻部疾患:如面神经麻痹及痉挛、鼻炎、鼻塞、鼻衄、口、鼻息肉等。
每日一猜:
“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当鼻唇沟中”猜一穴位。
请在留言处写下您的答案~
每日早上十点左右在留言处
或看第二天的每日一穴文章中
为您揭秘~
欢迎大家在留言处留下评论,一起讨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