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后鼻孔息肉 > 鉴别诊断

鼻窦药物缓释支架鼻窦炎鼻息肉治疗的新利器

慢性鼻窦炎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当药物治疗无效时,特别是合并鼻息肉的患者,常需要进行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FESS)。功能性鼻窦镜手术总体来说效果是肯定的,通过手术及围手术期规范的药物治疗,大部分患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但遗憾的是,仍有10%-20%左右的患者手术后复发,而且部分的患者复发的原因并不是“手术不够彻底“,而是鼻息肉鼻窦炎特殊的病情所致,尤其是有一些同时伴有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阿司匹林不耐受,嗜酸粒细胞增多性鼻窦炎等情况的患者具有更高的复发率,临床这类容易复发的病例为“难治性鼻窦炎”。为了降低鼻窦炎、鼻息肉的复发率,特别是提高“难治性鼻窦炎”的疾病控制率,除了更彻底的手术,术后更规范的药物治疗和长期随访治疗也一样重要。鼻腔粘膜类固醇激素喷剂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最常用的药物,鼻窦炎术后常规使用3个月以上,对于容易复发的病例,建议使用6个月以上,能有效促进鼻窦粘膜的恢复及炎症消退,减少疾病复发。因为鼻窦位置深在,鼻喷剂有时候很难有效达到治疗的部位,所以临床上有多种补充措施,比如通过鼻腔雾化、鼻腔冲洗、鼻窦内放浸润药物的明胶海绵等,均能不同程度改善鼻窦药物的效果,但以上方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点,或药物浓度低、药物存留时间短,或需要反复操作,依从性低等。为了改善此类情况,近年创新性的治疗措施是应用鼻窦内药物缓释技术,国内年首创上市的”全降解鼻窦药物支架系统“,具有多种功效:①支架的物理支撑作用能够减少术后鼻甲移位、术前黏连等;②通过鼻窦内支架缓慢释放药物(糠酸莫米松),达到精准、低剂量有效给药的目的。因此能极大改善术后康复效果及预防疾病复发。药物支架是一种类似可吸收缝线的网状材料,在鼻窦内30天可完全溶解,术后持续药物抗炎,可在鼻窦手术的同时放置,也可在鼻窦手术后一段时间(比如2-4周后)分泌物及痂皮清理后再放置。广医二院耳鼻咽喉科鼻内镜微创手术是特色专科,每年鼻内镜手术超过例,同时也是广州市较早开展鼻窦球囊扩张、鼻窦药物缓释支架等新项技术的单位,近两年已施行上百例鼻窦药物支架手术,疗效肯定,安全可靠,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看似简单的疾病,实际上仍存在诸多未解决的难题,仍是目前科学研究领域热门的话题。期望不久的将来最终完全攻克此类疾病,更好的为患者造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kkxq.com/jbzd/1006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