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幼保健之母杨崇瑞
中国妇幼保健之母——杨崇瑞
在北京万安公墓有一座普通的墓碑,墓碑的背面刻着:“我国第一位把现代科学的妇幼卫生知识从大城市送到农村;第一位提倡新法接生,是全世界率先培训接生婆的人;第一位在我国创办助产教育,办起了示范性的助产学校及附属产院,并把培养的骨干分派到边远落后的地区;第一位在30年代提倡并办起节制生育指导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一任妇幼卫生司司长,领导组织起全国妇幼卫生保健网。”她一生的理想是“母婴万岁”为实现这一理想,她开创了中国的妇幼卫生事业,并为此倾尽一生所有。“牺牲精神,造福人群”,是杨崇瑞为国立助产学校立下的校训,更是她一生的写照。她的爱国精神和献身精神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妇幼卫生工作者在妇幼卫生事业的道路上继续奋斗,造福人民。
她——开创了我国新型妇幼保健事业
杨崇瑞出生于通县的一个中农家庭,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协和大学理化科直至医院毕业取得医学博士学位。此后她就投入到了妇幼卫生的临床工作中。在工作中她发现旧中国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意识缺乏,医疗技术落后,医院分娩的产妇是极少数,更多的穷苦妇女只能把自己和胎儿的性命交给那些目不识丁的产婆手中。杨崇瑞在到北京郊区和农村调查妇幼卫生状况的过程中,令她触目惊心的是孕产妇的死亡率为15%、婴儿死亡率为%。而造成高死亡率的原因就是那些毫无知识的产婆在接产过程中“制造”的感染,引起产褥热和新生儿破伤风所致。年末她到新成立的协和医学院进修,在妇产科学习半年后转公共卫生科,这是她一生事业的转折。年在获得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奖学金,赴美国进修妇产科学习期间,先后到加拿大、美国东北部、英国、德国、法国、丹麦、奥地利等地参观、考察公共卫生和助产教育后,她深刻地意识到:公共卫生是一条保障民族健康的途径,比医疗更能积极预防疾病,保障健康。经过敏锐的观察和深入地思考,她认为英国、荷兰、德国、法国采用受过严格训练的助产士处里分娩的做法大可效仿。可以把这样的做法引入中国。
年她学成回国后毅然离开了从事10年并卓有成效的妇产科临床工作而转入了不被一般人重视的群体健康事业,任公共卫生科讲师兼第一卫生事务所保健科主任,从此走上了开创我国新型妇幼卫生事业的光辉道路,并终身奉献给妇幼卫生和助产教育事业。
她——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助产学校为祖国输送妇幼人才
早年在北京市东城区麒麟碑胡同流传有麒麟送子的故事,胡同里居住着很多旧法接生的接生婆。杨崇瑞就在这里选中一座曾是公主府的院子开办了第一所产婆讲习所,招收了30名平均年龄54岁的接生婆,教给接生婆消毒和处理脐带的科学方法。并在年的中华医学会第七次会议上提出“开展助产教育,多设公立产科学校”的解决办法,该文章发表于中华医学杂志,受到了广泛的鍖椾含鍝鍖婚櫌娌荤枟鐧界櫆椋庢不鐨勫ソ鐧界櫆椋庡彲娌绘剤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