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保健操祛病,延年耳聪目明
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要保持脑的健康,除平时要注意改善营养和劳逸适度外,也需要积极锻炼,脑保健操就是一种积极有效的锻炼方法。如果坚持做,能改善慢性头痛、神经衰弱等症,也能有效地延缓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硬化的发生。
做操前,意念要集中,呼吸要均匀,按手法的顺序去做,手法用力要缓慢,柔和而有节奏。按揉穴位或部位时要找准穴位,最好能使之有酸胀感,这样效果会更好。
第一节按揉风府,风池穴
风府穴:在督脉上,位于颈窝,由后发际正中向上找一寸左右,于两边的风池穴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头痛,眩晕,颈项强硬等。
风池穴:在足少阳胆经上,位于后脑勺下方颈窝的两侧,由后发际向上找一寸左右,和耳垂齐平,左右各有一个按上去感觉酸酸的小坑就是风池穴。
主治: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等。
做法:双掌掌根贴于耳后,双手中指弯曲以指尖点按头后风池穴及风府穴,力量适中。
第二节按揉百会,四神聪
百会穴:在督脉上,位于头顶正中心。
主治: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失眠,心浮气躁等。
四神聪穴:属经外奇穴,位于百会穴前后左右各一寸处。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精神病,脑血管病后遗症,大脑发育不全等。
做法:双掌掌根贴于头的两侧,然后以双手中指指腹依次点按头顶百会穴及四神聪穴,力量适中。
第三节按揉攒竹,太阳穴
攒竹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人体的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
主治:头痛,口眼歪斜,目视不明,流泪,目赤肿痛,眼睑动,眉棱骨痛,眼睑下垂等。
太阳穴:属经外奇穴,位于前额两侧,眉梢后面凹陷处,也有左太阳,右太阴的说法。
主治: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
做法:两手半握拳,拇指伸开,用两手的拇指尖在攒竹穴上按揉,然后用两手中指的指腹按揉太阳穴。
第四节搓揉耳廓法
“耳为肾之窍”,肾开窍于耳,耳为六条阳经经脉所聚之处。先用掌心旋摩耳廓前面,然后水平方向摩擦耳廓前面和后面,使耳部发热,有烧灼感为宜。
主治:防治耳聋,耳鸣和耳源性疾病等功能(但有化脓性中耳炎者禁用)。
第五节叩齿弹舌法
齿为骨属肾,“肾主骨,肾气虚,齿不健,八八则齿发去”。老年人常叩齿侧健齿,齿健则福。
主治:健齿,防牙病和牙齿脱落等。“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
弹舌主治:健脑护脑。
第六节十指梳搔头皮法
头为“诸阳之会”,脑为髓之海,乃诸阳经气的会聚处。每日早晚双手五指分开如爪向后梳搔前额发际至枕后发际。
主治:促进血液循环,防治脑血管病变等。
健康是生命之基,是人生幸福的源泉,是事业成功的保障。要创造人生辉煌,享受生活乐趣,就必须珍惜健康,学会主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