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后鼻孔息肉 > 鉴别诊断

插上电会按摩抖出汗昆明一理疗店

中科技术让白癜风患者早绽笑容 http://www.ltjzw.com/bydt
最近有市民向都市时报反映昆明出现一种有“神奇功效”的床睡在上面,插上电,会按摩让人抖出一身汗,可以治疗多种疾病老年人称其为“滚床”老人体验“滚床”这种熟悉的套路是不是像极了今年春晚葛优演的小品《“儿子”来了》现场中老年人排队体验“滚床”接到市民反映后,11月27日,记者来到位于白马小区附近的“滚床”理疗店。店内四周的墙壁上,贴满了理疗店的“荣誉”,有各种各样的荣誉证书以及所做公益活动的照片。“这位叔叔,他中风之后说不清楚话,也没有钱,家里面有一个象牙笔筒的古董,价值2万元,卖了也要来买我们的理疗床。”几十名中老年人坐在凳子上听一名拿着麦克风的男子讲课,还不时传出鼓掌声和欢呼声。40余张小床整齐排列,正在体验“滚床”的老人们身上盖着各种花色不一的棉被,旁边还有20多个老人在排队,等待“滚床”。喜来健门店店员介绍,这款理疗床采用天然玉石和特殊发热体作为材质,通电后发出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线,从而起到治疗作用。主打功能是治疗颈椎疾病,同时可以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每张床售价达到1.92万元。店员说:“这款理疗床效果非常好,曾有一位已经瘫痪的大叔坐着轮椅过来,体验一段时间后,已经能够行走了。总之理疗床能达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效果。”店里共有10余名身穿统一服装的工作人员,他们对前来体验的老人十分热情。等体验的老人们躺上了理疗床,他们会贴心地给老人们盖好被子。一位刚做完体验的女士称,自己腰椎不好,躺在理疗床上感觉腰部暖暖的很舒服。“这里的工作人员都很亲切,还很关心我的健康状况。”只要介绍他人来体验“滚床”,自已每天的体验时间就会从固定的40分钟增加到80分钟,还能得到很多小礼品,有肥皂、鸡蛋、手链等。另外,每来体验一次“滚床”,就能得到一朵小红花,连续体验一个月,集齐30多小红花,就能获得小礼品。广女士在电疗店连续打卡获得的“玉石珠子”医生能缓解疼痛但无法根治那么,“滚床”真的能治病吗?医院脊柱科的张鑫主任表示,理疗床在针对某种疾病时,可能有一定效果,但是要用来治疗百病,根本不可能。理疗床上带有的远红外线,很多医疗器械上都会有,它能使人的身体内部温暖,从而改善血液循环,对疼痛能起到一定缓解作用,但无法达到根治的效果。张主任特别提醒,如果有老人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或是已经出现神经上的问题导致无法走路,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医院会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医疗器械进行治疗,切忌有病乱投医。保健品诈骗老年人常用六大套路对于此类套路不少网友表示自家的老人“买过”商家通常以领取礼品、组织旅游、举办讲座等形式,诱导老年人购买保健品。

免费体检

元买了“包治百病”的被子

说到老年人买保健品,75岁的刘女士很无奈,虽然电视上经常报道这些是骗人的消息,但是刘女士的丈夫张先生对保健药品的神奇药效深信不疑,屡次中招花式骗局。刘女士回忆,年张先生在街上收到一份免费体检的传单,体检内容包括风湿骨病、心脑血管、胃肠功能检查等,想着有免费的体检机会,便去参加活动。回来的时候张先生擅自买了“包治百病”的被子,价值元。直到有一天,在电视上看到这种被子只是普通被子的报道,张先生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

刘女士介绍,张先生当时去参加免费体检,工作人员先把前来参加体检的人安排在一个房间里,发放一些水果、饼干,开起了茶话会,然后声称专家的人给老人讲解疾病方面的知识,播放产品宣传片,最后给老人体检,并建议被疾病困扰的老人购买产品。张先生信以为真,把积攒的钱拿出来购买了被子。

但是张先生并没有因为这次骗局而警醒,看到各种推销保健药品的广告,他还是会相信。刘女士告诉记者:“有个养生馆的人说,到店里可以领面条,他早上7点就去领,结果到中午12点都没有回来,我打电话喊他回来吃饭,他说在‘上课’,没有时间。”后来才知道,所谓的“上课”,是在听一款保健医疗机械的宣讲,张先生去了一个星期后,用多元钱买回一款电疗机械。

刘女士表示,她看到推销药品的会立即避开,以免中圈套。“那些人非常有手段,看到老人就喊‘娘娘’‘大爹’,告诉你过来店里领面条、鸡蛋,进去了以后就给你倒茶水,然后就开始洗脑。”所以张先生总是频频中招。

免费旅游

多元买的泡脚药不管用

在白马跳广场舞的吴女士说,以前她也相信保健药品和保健机械对疾病的疗效,曾经也做过按摩,吃过各种保健药品。在参加一次免费旅游活动后,吴女士对老年保健品店的产品治疗效果不再相信。

之前,吴女士经常去小区附近的一家老年保健品店量血压、做电疗,今年年底,店员小刘告诉她,店里为老顾客组织了一次免费旅游。于是吴女士参加了活动,负责人将吴女士一行人带去一家温泉宾馆泡温泉,随后,每一个工作人员陪同两三位老人,嘘寒问暖聊家常,先是各种头衔的“医学专家”讲课,谈养生、讲保健品的功效、配方。“我的手脚会发热,关节痛,当时讲课的老师说,我有严重的湿气,用他们的药去泡脚就可以治好,我就心动了,买了多元的泡脚药,但根本不管用。”此后,吴女士再也不相信有神奇药效保健品。

一旁的广女士则表示她还是会去做理疗,她已经坚持了快一年了,虽然去做电疗并没有觉得身上的病症有好转,但是她认为去做电疗按摩都是免费的,也没有什么不好。“店里确实会推销让大家买电疗椅,但是没有强制购买。而且还会发鸡蛋、点心,连续去一个星期会奖励一颗玉石珠子,我现在已经积攒了一条手链的珠子了,这个珠子戴着能治好身上的关节病。”广女士指着左手上戴着的手链说。

尽管手段花样百出,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牢记下面这份防诈骗指南,让家里老人不再上当。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栏目视频套路一:免费送礼超市门口送鸡蛋、小区免费量血压、举办各种吸引老年人的活动,讲座时间也都“恰巧”在工作日,这有什么玄机吗?当然是怕年轻人来揭穿真面目。套路二:登记信息让老年人填写资料,一对一联系摸清家底、评估购买力,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推销。套路三:洗脑宣传降血压、降血脂,对胃好、对肾好、对肝好。夸大疗效的同时再加上洗脑的诈骗销售语言,所谓“药效不够,广告来凑”,让人防不胜防。套路四:亲情服务如果你没有在公益健康讲座上被说服,那接下来很快工作人员会到家回访,像对待亲爹亲妈一样为您扫地拖地、洗衣做饭、揉肩捏脚、大打“亲情牌”。套路五:免费旅游不法分子隔三差五还会组织老年人免费旅游,其实是为了让老年人远离家人,进一步博取信任。套路六:存钱有息有些诈骗团伙还会唆使老年人把他们一生的积蓄,存在诈骗团队自己的账户,承诺高额返息,同时购买保健品,还有额外优惠,一旦您把钱存进他们的账户,就会血本无归。买保健食品如何不被骗?

“所有病痛都可以治疗,不是药,胜似药”这类广告泛滥,利用消费者迫切追求健康、警惕性低等弱点,通过夸大、虚假宣传等方式诱骗消费者购买。那么如何不被骗呢?国务院食安委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李可基教授表示要想不被骗,记好“三不一定”原则。

“三不”指的是动机不要太纯,用心不要太专,期望不要太高。

不要想着用保健食品治病,保健食品只是为了保持健康,并不针对某一功效。

用心不要太专,是指任何保健食品都不能代替自身的饮食,它既不是饭也不是药。

期望不要太高指的是从保健的角度来说,不能期望保健食品像药品一样立杆见效。

“一定”指的是“淡化”,对别人给你的信息要半信半疑,如何不被忽悠,一定要淡化对方的信息,那些有可能只是些营销手段。

年昆明受理保健品投诉件11月29日,昆明市政协社法委提案建议加大保健品市场监管力度,年昆明市共受理保健品投诉件,涉及金额.52万元,挽回经济损失59.25万元;举报件,涉及金额37.57万元。其中,虚假宣传、诱导消费占老年人保健品投诉事件的70%。目前,昆明市老年人保健品消费监督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和困难:

一是调查取证难。保健品销售的主要形式是会议营销,会销企业通常没有进销台账,也不开具合法票据,查账无从着手;被骗的老年人对会销人员极为信任,不配合执法。

二是联合执法难。目前,昆明市还没有明确的综合部门牵头组织联合执法,也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进行统一规范。

三是处罚执行难。对被处罚企业的惩戒也有限,违法成本低。

四是信用监管难。涉及企业的行政处罚虽然已经上网公示,但消费者知晓并受到警示的范围有限。

针对老年人购买保健品上当的事情,昆明市政协社法委提出5点建议:

01

制定完善保健品监督管理政策法规。尽快从市级层面研究制定保健品监督管理办法,对保健品的生产与销售进行规范,对模糊违法行为进行界定,对监管真空领域进行覆盖,对创新监管方式予以鼓励。

02

建立部门横向沟通联动机制。推动市场监管、卫计、食药监管、工信、价格管理、公安、民政等部门加强横向沟通协作,在线索摸排、调查取证、案件移送、信息共享、宣传报道等方面建立顺畅有效的工作协调机制。对投诉举报较多的商家,应增加联合检查频次;对重大案件,应组建联合办案小组;对情节较为严重的企业和组织,在进行行政处罚之后还应再做刑事处罚,实施多重打击。

03

加大宣传教育和曝光力度。利用各类媒体开展全方位的宣传教育,引导老年人正确消费,强化法律观念和维权意识。在各类媒体上对违法销售行为和从业人员进行曝光,形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氛围。

04

加强对违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惩戒。充分发挥企业信用公示系统的重要作用,及时将保健品企业和组织的违法违规行为录入征信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实施信用惩戒。推动企业和个人信用监管相结合,把有重大违规行为的经营者纳入监管“黑名单”,使其个人信用受到实质性的影响,提高违法违规成本。

05

发动和依靠社会力量整治“乱象”。充分发动街道、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企业等社会力量,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完善举报奖励制度,依靠群众发现和举报违法线索,构建群防群治体系。

来源:都市时报综合央视财经

文字: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李圆圆实习记者珍玉琴

图片:都市时报全媒体实习记者珍玉琴

视频:都市时报全媒体实习记者珍玉琴

编辑:张雨馨

审核:赵航

▼嘟嘟精选▼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kkxq.com/jbzd/976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