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后鼻孔息肉 > 鉴别诊断

AMGmiddot热片看信条等于

有这样一位导演,被影迷封为了“神”。

从没有让观众失望过,一共就拍过11部电影长片,8部杀入IMDb前,7部入围豆瓣Top。

其中《盗梦空间》《星际穿越》《黑暗骑士》这三部,豆瓣评分都超过了9分。

没错,他就是“诺神”克里斯托弗·诺兰。

导演生涯里,五次获得奥斯卡提名,尽管全都落选,被网友制成了段子。

但是,全球影迷公认的:诺兰出品,必属精品。

这次,他又带来新片《信条》,由约翰·大卫·华盛顿(代表作《黑色党徒》)、罗伯特·帕丁森(代表作《暮光之城》、《灯塔》)、伊丽莎白·德比茨基(代表作《信笺故事》、《薇塔与弗吉尼亚》)主演。

和他过去的影片一样,《信条》依然是极具诺兰特色的硬科幻风,费脑力和眼睛。

看过的人说,“诺兰所有作品里最烧脑的一部”,“一遍不够,要看第二遍”……

诺兰的电影,不能用常规逻辑思维看。

以往《盗梦空间》里还会通过电影里的角色对话,给观众做脑洞和理论讲解。

这回的《信条》一点不多废话,直接上剧情,能不能看懂全看观众自己。

熵值、祖父悖论、“麦克斯韦妖”、第三次世界大战、特工……听着就“炸脑”!

所以影君觉得,有必要来一节“诺兰新世界观入门教程”,这样大家看《信条》,能更好地腾出时间消化情节!

.《信条》概念解读

信条(TENET)

很多人第一眼看到这个片名时,会以为它是种超能力,但其实信条在电影里有两层意思:

一个是男主角加入的部门,叫做“信条”,这个组织是为了阻止反派计划、拯救世界存亡而存在。

另一个对应本片的英文片名“TENET”。

字母倒过来,从右往左读TENET,发现玄机了没?

这是一个来回文,正反顺序拼写,都是一样的,在某种意义上,与电影里想表达的“时空逆转”不谋而合。

“时空逆转”“熵”(shāng)

在正常的自然规律下,事物遵循的是“熵增”原理,即粒子从有序向着无序发展。

影片中由于钚元素的出现,通过一道机器闸门的作用可以将粒子变为“逆物质”,从而出现“熵减”现象。

《信条》拍摄花絮

伴随着熵减,事物的运动状态会变为与常规相逆的状态,因此会出现时间反演,或者说是逆转时空,也就是电影里呈现的“倒放”效果。

比如一辆银色车被撞翻,然后复原,周边还有一路倒开的黑色奥迪:

海面上倒放的船及浪花:

男主角与对手干架时,争夺枪的过程如同倒放:

弄明白这个,也就能明白电影大概讲的是什么了。

男主角穿越时间闸门后,只有他一个人身上的粒子变为逆向,而他所处的世界并未改变。

因此,他一个人的行动是与正向世界互为逆向的,对他而言时间的流逝如同逆时针的钟表,只会将他带向越来越早的从前,而别人都在倒行,说着逆向的语言。

一旦逆向化的物质与正向时空中它的本体对撞,则会引起二者粒子的抵消,从而化为乌有。

而电影里的反派就是凭借这点,想要集齐12种核能钚元素,利用其巨大威力引发世界的对撞毁灭。

“祖父悖论”

在时间反演成立的前提下,诺兰还在《信条》里加入了第二条规则“祖父悖论”。

这个大家相对熟悉了,如果一个人回到过去,成功杀死自己的祖父。

那么未来的自己就不会出生,也就不会发生刺杀祖父的事件,悖论就产生了。

《信条》里就出现了多个“男主”,具体如何,涉及到剧情,就不展开多说了。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知识点”,影君自认脑力有限,欢迎小伙伴看完电影在底下留言分享。

.诺兰的世界观

诺兰评价自己说,“不仅是一个导演,也是一个拥有奇想能力的人。”

确实,他是在用电影表达着他的世界观和概念,最大的特点是,他几乎所有的电影,都会在形式上对时间进行调度,堪称“时间管理大师”。

比如《记忆碎片》,诺兰把回忆和现实的时间穿插在一起。

《盗梦空间》,诺兰把梦中的时间一层一层的延长。

这次《信条》,诺兰又带大家在时间线上调个头,多时空并行。

他每次都会用全新的方式去表现他对时间的诠释,因而我们从来不觉得看诺兰的电影乏味。

诺兰的另一个称号是“实景狂魔”,出了名的爱IMAX2D、胶片拍摄,坚持不滥用CG,能实拍全实拍。

《黑暗骑士》里,炸大楼,撞兰博基尼,都是来真的。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里真真正正的把球场炸了。

《盗梦空间》里,不仅把真的火车拉到了大马路上,连剧情中经典的多维旋转走廊,也是一比一实体搭建。

《星际穿越》里很多场景,都是%的纯手工打造,主角掉入黑洞中的“五维超立方体”,是剧组专门搭建的。

最夸张的当属那片一望无际的玉米地,诺兰特地让剧组雇佣了一位植物监督员,在一个本不应该种玉米的地方,种了整整英亩的真粮食。

这次的《信条》,有一场“飞机爆炸”的戏,当然也是诺兰真的炸了一架波音X1。

不计成本和精力,执着实景拍摄;不忽悠观众,敢于打破常规。

诺兰导演对待电影从来不含糊,也正是这种对电影的真诚与执着才让他佳片频出。

诺兰选择冒着血本无归的风险,坚持2亿美元投资的《信条》要在电影院上映,成为疫情后首批公映的A级大片。

他愿意让自己的心血成为电影业恢复秩序的希望,也确实是需要这么一部电影,带我们走进电影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kkxq.com/jbzd/984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