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不花一分钱治好鼻息
这是小橡树教育的第篇文章
鹅不食草
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解毒。
主治:风寒感冒,鼻塞不通,寒痰咳喘,疮痈肿毒。
有个妇人,因为家中老公做生意,亏了本,家里负债累累,便天天郁闷,没精打采,天天都惦记着那一大笔债账,久而久之,居然闭塞不通,头晕脑胀,到医院一检查,鼻子息肉很大,这可该怎么办,动个手术也要一笔钱啊,但又不得不治病,她第一时间想到了竹篱茅舍。
这妇人敲开了竹篱茅舍的门,跟老先生诉苦,说自己鼻子不通气,长息肉,又头晕脑胀,而且又没钱看病吃药,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不花钱又治好病的呢?
爷孙俩相视而笑,在乡村里治好,那不是高手,真正要不怎么花钱,又能治好病的那才是高手,才能真正体现中医的精髓——简验便廉。
老先生问,小指月啊,你看为什么她鼻子会长息肉?小指月摸完脉后说,肺开窍于鼻啊!
老先生又问,肺怎么了?小指月笑笑说,《黄帝内经》曰,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肺气闭郁久了,鼻子就会塞而不通气。所以经常郁闷的人,要么得鼻炎,要么就鼻子长息肉,总之鼻子通气就不太好。
老先生笑笑说,有没有一味药,既能打开肺窍,落下鼻息肉,还能够不花一分钱就能得到的呢?
小指月笑笑说,爷爷这就是我们这段日子经常到外面采的鹅不食草。
老先生说,为什么叫鹅不食草呢?小指月说,这味药辛温,归肺肝经,它那股辛散的冲鼻味,别说鹅闻了要绕道而行,就算是人闻久了,都避而远之。但正因为这股独特的味道,可以把一切闭郁的肝肺气机打通。
老先生便问妇人说,你认不认得鹅不食草啊?这妇人听后说,这个怎么不认识,田边山脚到处都是。
老先生就说,那就好了,你的病可以不费分文就治好了。这妇人听后说,真的吗?老先生说,但你要配合好。妇人说,我怎么配合呢?老先生说,莫再担忧你丈夫商场上得失之事,到时一得到抑郁症,别说鹅不食草搞不定,就算花再多钱也治不过来。这妇人听后点了点头。
然后她回去就在路旁采到鹅不食草,把鹅不食草捣烂,塞鼻孔内,经过几天的外敷法治疗,鼻息肉居然萎缩脱落掉了,鼻子恢复了往日的通畅。
小指月马上在小笔记本上记道:
单味鹅不食草捣烂,塞鼻孔内,可以治疗鼻炎鼻不通气,鼻息肉。
《本草纲目》曰,鹅不食草上达头脑,而治顶痛目病,通鼻气而落息肉,内达肺经而治痰喘鼻炎,散疮肿,通入肝经,而能除翳明目,治胬肉攀睛。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中医药文化传承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小故事,大道理,中医整体论治,讲究阴阳平衡,阴阳平衡百病消。
在小橡树我们非常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如何深入浅出的通过故事讲解,让孩子领略中医文化的风采,学会用中医的视角,感知身体变化,有效管理情绪,做自己健康的管理者,做家庭保健的参与者,为此小橡树老师们汇总了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天娓娓道来一个小故事,让每个孩子都能用中医的理念去更好地生活起居、灵活地进行生活常见病的调护,感受全方位的中医文化盛宴。
-?-点击链接进入中医故事会▼
○一味香薷治阴暑○施比受更有福○香薷止血之功○湿毛巾与香薷治水肿○止嗽散里头的荆芥○治荨麻疹的金刚钻○赌鬼的眼疾○阴阳道与痰饮消
○郁闷与鼻不通气
○脉道
○辛以润之通秘结
○外敷肚脐治小儿口疮
○串珠的譬喻与白芷
○都梁丸与白芷美容
○蛇药丸与白芷
○乳头皲裂的外用方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