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后鼻孔息肉 > 鉴别诊断

过敏性鼻炎怎么治

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detail/

患过敏性鼻炎的人越来越多。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过敏性疾病已经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

在中国,过敏性鼻炎是患病率约20%,多数患者是儿童和青壮年,较20年前有较大幅度增长。

过敏性鼻炎患者比无鼻炎史的人患哮喘的风险高3~5倍,说明过敏性鼻炎与哮喘关系密切。

为什么患过敏性鼻炎的人越来越多?

官方的说法是:具体原因不明。

但是,有一个规律很明显: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富裕程度越高的人群,过敏的发生率就越高。

越有钱,越容易过敏。

呵呵,作为穷人的我得到了些许安慰。

为什么越有钱越容易过敏?

一些个人观点放在文章后面再说。

先介绍下过敏性鼻炎的一些常识。

过敏性鼻炎主要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以发作性喷嚏、流涕和鼻堵为主要症状的鼻黏膜慢性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

过敏性鼻炎分类

按发病时间长短分

常年性的

一般是由屋尘螨等常年存在的过敏原引起,当然,并不是说一年中每天都发病,也有季节性加重。

季节性的

通常是由主要是由季节性增加的过敏原引起,如花粉,有些地区常年存在花粉,所以也可能常年发病。

持续性的

每周症状发作≥4天,或每年症状发作≥4周。

间歇性的

每周症状发作少于4天,或每年症状发作少于4周。

按病情轻重分

轻度的

症状轻微,对生活质量(包括睡眠、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未产生明显影响。

中-重度的

症状较重或严重,对生活质量产生明显影响。

这类鼻炎可与ARIA推荐的分类结合,分为轻度间歇性、中-重度间歇性、轻度持续性、中-重度持续性。

过敏性鼻炎的病因

1、遗传

2、过敏原

①食物过敏原

常见的是花生、坚果、鱼、鸡蛋、牛奶、大豆、苹果、梨等。

②吸入性过敏原。

吸入性过敏原是过敏性鼻炎的主要原因,包括真菌、花粉、尘螨、动物排泄物等。

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1、鼻痒

过敏性鼻炎主要的先发症状通常是鼻痒。部分人咽喉,眼,耳,气管也可能有发痒症状。

2、鼻塞

鼻塞是由于黏膜及鼻甲水肿,同时分泌物阻塞导致。长时间黏膜肿胀可能会形成鼻息肉。

3、打喷嚏

4、流涕

多为清水鼻涕,有时为黏液涕。

5、鼻出血

打喷嚏后可流出少量鼻血或带血丝鼻涕。

6、嗅觉减退

7、头痛

偶然发生轻微头痛。

8、其他症状

流泪、哮喘等。

过敏性鼻炎的诊断

1、通常会出现喷嚏、鼻塞、鼻痒等症状,可伴有眼痒、结膜充血等眼部症状。

2、可以通过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

3、必要时可行鼻激发试验。

4、前鼻镜检查

正常鼻腔粘膜是粉红色的,但是过敏性鼻炎的鼻黏膜则呈现典型的肿胀和灰色。

检查可以发现鼻甲肥大,鼻息肉,异物或鼻腔化脓等。

鼻甲肥大

鼻息肉

过敏原测试可以找到过敏的真正原因,避免过敏原,做到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

通过点刺皮肤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

皮肤点刺试验使用0.1%组胺和生理盐水作为阳性和阴性对照试验,判断阴性或阳性结果及阳性强度。15分钟风团直径大于3毫米为阳性。

皮肤点刺试验阳性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

一般治疗

避免接触过敏原:对已经明确的过敏原,要尽量避免与之接触。

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

第一代抗组胺药物:扑尔敏

容易引起中枢系统的抑制,影响正常生活,正逐步被淘汰。

第二代抗组胺药物:西替利嗪

起效快,抗敏作用强,疗效高,副作用少,疗效持续时间长。

注意:

抗组胺药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嗜睡、头痛、胃肠道不适等。

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不适合用于2岁以下的儿童。

如果使用抗组胺药有效,抗敏治疗应持续一个月。如果没有改善,应该重新选择治疗药物。

鼻喷剂

常用的有盐酸左卡巴斯汀、氮卓斯汀鼻喷剂等。用药后10~15分钟起效。

糖皮质激素

常用的有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丙酸或糠酸氟替卡松等喷鼻剂。

抗敏效果明显优于抗组胺药,同时能有效治疗鼻内充血。

副作用:鼻出血,头痛,嗅觉异常等。

注意:6岁以下儿童不建议使用。

减充血剂

常用麻黄碱、羟甲唑林等。

鼻减充血剂能解除鼻塞,但对其他症状没有帮助。但是,长期使用容易产生反弹性鼻塞。

注意:不推荐儿童使用鼻减充血剂治疗过敏性鼻炎。

抗胆碱药

异丙托溴铵喷鼻剂,可减少鼻黏膜分泌。

肥大细胞稳定剂

色甘酸钠溶液滴鼻或喷鼻;口服药尼多可罗。

抗IgE抗体

奥马珠单抗。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白三烯是由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产生的炎症介质。抗白三烯药物能减少支气管痉挛,减轻炎症反应。

最常用的抗白三烯药物是孟鲁司特。

注意:6岁以下儿童不适合使用。

免疫疗法

通过反复接触过敏原,且逐步增加剂量,提高患者对过敏原的耐受性,从而减轻过敏症状的疗法。

免疫疗法或脱敏治疗,可以诱导患者对过敏原产生免疫耐受,预防过敏性鼻炎进一步发展。

常用的方法:

1、皮下注射

2、舌下含服

儿童更适合选择舌下含服免疫治疗。

舌下含服的副作用:局部发痒、轻度哮喘、过敏反应等。

免疫疗法缺点:时间长,一般要两三年。

免疫治疗通常用于5岁以上患儿。

皮下注射

注射药物是由皮试阳性的过敏原浸液制备。

缺点:有一定风险,可能诱发全身的过敏反应,严重的可能会诱发过敏性休克。

舌下含服

舌下含服是经口腔黏膜给药,并逐渐增加剂量,使患者达到免疫耐受的疗法。

这种疗法可能出现嘴唇及舌下瘙痒、肿胀等局部不良反应,一般较轻,随着继续治疗的进行一般会自行消失。全身性反应的发生率很低。

鼻腔冲洗

洗鼻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简单易行。

优点:

1、可湿润鼻腔,清除鼻内分泌物,减少水肿,提高药物的疗效,改善呼吸。

2、减少炎症介质如组胺、前列腺素、白三烯、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的碱性蛋白和花粉等。

3、有效地清除鼻腔细菌。

4、能促进受损的鼻黏膜修复,恢复纤毛功能,增加了纤毛摆动频率。

过敏性鼻炎的并发症

分泌性中耳炎

过敏性鼻炎可能诱发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鼻窦炎

过敏性鼻炎可能会引起鼻窦炎。

睡眠呼吸紊乱综合征

鼻塞,引起睡眠期间呼吸道通气量下降,睡眠质量下降。

支气管哮喘

40%的过敏性鼻炎患者会发生哮喘。

过敏性咽喉炎

表现为咽喉痒、咳嗽、声音嘶哑。

过敏性结膜炎

过敏性鼻炎患者眼部症状的发生率为32%~59%,症状为眼痒、流泪、眼睛发红等。

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

鼻后滴漏会引起咳嗽,过敏性鼻炎和鼻窦炎是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

过敏性鼻炎的日常护理

1、规避过敏原,常戴口罩;

2、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干爽,减少尘螨;

3、不养宠物;

4、改掉挖鼻的不良习惯。

5、慎用鼻粘膜收缩剂,如:滴鼻净、麻黄素、必通、呋麻滴鼻液等。

6、洗澡后应吹干头发再睡觉。

7、注意保暖。

8、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通过运动,可使血液循环改善,鼻甲内的血流不致阻滞。

敏性鼻炎的常识,基本介绍完了。

下面说一些不太常规的,有些只是个人看法,不保证正确。

过敏是人体接触某些物质后,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

为什么是不正常的反应?

因为这些物质对人体本来是无害的,免疫系统反应过度了。

看了上面的简单介绍,大家已经知道了,过敏发生的必要条件有两个:

1、过敏原

2、过敏体质的个体

所以,要防止过敏,就要做到两点:

1、规避过敏原

规避过敏原相对容易做到。

搞好环境卫生,多戴口罩,防止吸入性过敏原如:螨虫、蟑螂、动物皮毛、花粉、霉菌。

不要吃容易过敏的食物如:花生、坚果、麦子、豆类、鸡蛋、牛奶、海鲜、水果等。

2、改善体质

要改善体质就难了。

过敏体质是有遗传倾向的,父母有一方过敏,子女发生过敏机率为2倍,父母双方过敏,子女发生过敏机率为4倍。

遗传的,我们暂时就无能为力了。

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或许以后人类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来改善遗传性的过敏体质。

除了先天遗传因素,也有很多后天的因素。

后天的因素是可以改变的。

后天诸多的因素中,最重要而且最容易改变的是:饮食。

由食品过敏引发的过敏疾病已占过敏总数的90%左右。

常见的变应原食物:小麦、花生、大豆、坚果类、牛奶、鸡蛋、鱼和甲壳类动物等。

文章前面说过:越有钱的人群,过敏的发生率就越高。

为什么?

其实之前写过相关文章,复制过来。

中国疾控中心对我国的33个城市居民0~24月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症状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儿童曾发生或正在发生过敏性疾病症状的比例为40.9%。

为什么婴幼儿过敏的发生率这么高?

除了遗传因素,孕产期使用药物,接触其他过敏原外,我以为,有一个重要因素:奶粉。

导致过敏的两大原因是过敏体质和过敏原,先天的过敏体质不可控,而过敏原来自饮食和环境,对婴幼儿来说,环境相对固定,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来自饮食:奶粉,特别是洋奶粉。

为什么是洋奶粉?外国的奶牛跟国产奶牛不一样?

奶牛是否一样目前没有研究数据,我们先看有数据的。

在美国,每年有100~200病人死于花生过敏。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花生生产、消费国,却罕见有人因为花生过敏致死。为什么?因为:不同花生品种中Arah1差异极显著(p<0.01),Arah3中37.5kD的多肽差异显著(p<0.05)。并且中国花生Arah1和Arah3的相对含量均低于国外花生品种,这是中国花生过敏发病率低与国外的一个原因。

看不懂术语没关系,知道意思就行了:美国花生比中国花生更容易过敏。

一颗花生就差别这么大,那奶牛呢?奶粉呢?虽然没有研究数据,但可以自行脑补。

或许有人说:人家外国的娃吃咋没事呢?你看人家的娃是金发蓝眼,你家咋不是呢?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富裕程度越高的人群,过敏的发生率就越高。因为越有钱,吃的就越复杂。

吃阿拉斯加帝王蟹肯定比吃自家地瓜更容易过敏。

或许有人说:当时吃的时候也没事啊。

过敏原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抗体累积到一定的量才会爆发出来。量变到质变需要过程。

例如:有些中国人在国内不过敏,但是去了美国生活几年后,就容易过敏了,原因就是饮食结构改变,一些新的动植物蛋白和多肽吃了几年后,出现过敏症状。

婴幼儿过敏的数字正在快速上升,环境无法改变,但饮食还是可以控制的。

选择合理简单的饮食结构,尽量母乳喂养。

已经过敏的选择氨基酸奶粉或者深度水解配方奶粉。

更详细的看这篇:过敏、过敏性咳嗽

为什么同样的情况下,有的人过敏,有的人不过敏?

为什么同样的情况下,同一个人,有时会过敏,有时不过敏?

很明显,还是我们的体质问题。

过敏体质是免疫系统存在缺陷,做出“不辨敌友、无端攻击”的举动,从而导致过敏的发生。

免疫缺陷,就是机体免疫不足,分两种:

1、先天性免疫缺陷

这种我们没有办法。

2、获得性免疫缺陷

由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我们可以通过提高体质来改善。

怎么提高体质?

主要有运动,饮食,健康的生活习惯,例如不抽烟,不酗酒等等。

老生常谈了。

我们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看,鄙视中医的可以略过。

其实,中医是不讲过敏这个词的。

中医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为人体的正气不足,邪气趁虚而入,才会生病。

我觉得吧,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管他黑猫白猫。

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

所以,如果鼻子有问题,就要考虑下肺是不是不太好了。

其实这里说的肺,不是仅仅肺脏,而是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在内的整个呼吸道。

我们很多爱莫迟的用户,感冒后,咳嗽、鼻炎一起犯,久治不愈,但仅仅是把咳嗽治好后,鼻炎也跟着好了。

我通过对很多爱莫迟用户观察发现,很多人本来不过敏,但一次生病后,久治不愈,做了各种检查后诊断出过敏。这种情况,如果按照过敏治,一般都治不好,甚至越来越严重。

更具体的,可以看看以前写的文章:过敏性咳嗽,有毒

中医认为:脾是后天之本。

养好脾胃就可以提高体质。

同样,这里说的脾胃,不仅仅是脾脏,而是摄取、转运、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排泄废物的整个消化系统。

人靠吃饭活命。

如果消化不好,吸收不好,营养不良,能身体好吗?免疫系统能强大吗?

所以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没毛病。

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

中医有个说法:万病不治求之于肾。

有些人,有些病,怎么治都治不好的,最后通过补肾,不治而愈。

更直接点,有中医说:过敏性鼻炎,其标在肺,其本在肾。

所以,有过敏性鼻炎,同时有肾虚的症状,不妨试试补肾。即使补肾治不好过敏,但肾好了,你好TA也好,没坏处。

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多为湿邪作祟。

湿邪导致肺窍闭阻,身体出现各种功能失调,应温肾助阳,燥湿健脾,益气固表,祛湿通窍。

有一些爱莫迟的用户,十几年的严重过敏性鼻炎,仅仅通用中药包泡脚,温阳祛湿,就好起来了。我跟踪两年多,也没有再发作。

这些中医理论,一般人都不喜欢听。

多数人需要的是:别太多废话,你直接告诉我用什么药就行了。

下面说说具体的中药。

先说一个经典的方子:祝谌予老先生的过敏煎。

过敏煎成分:防风、银柴胡、乌梅、五味子、甘草。

医院实验研究和临床验证确有抗过敏作用。

祝老运用于临床几十年,属于过敏性疾患均获得满意疗效。

方中银柴胡味甘苦性凉,清热凉血;防风味辛甘性温,祛风胜湿;乌梅味酸性平,收敛生津;五味子味酸性温,敛肺生津,滋肾涩精。四药配合,寒热共济,有收有散,收者顾其本,散者祛其邪,故对过敏性疾患有良效。

过敏性鼻炎的常用中成药

一些具有抗过敏作用的中草药

总结

从西医来看

过敏反应性疾病十分复杂,起始原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目前已经总结一些诊疗规范,如下:

一、规避过敏原 1、过敏原测试找出过敏原 2、减少接触对应的过敏原二、增强体质   1、充足睡眠   2、生活规律   3、适量运动   4、饮食均衡三、规范药物治疗四、免疫治疗五、外科干预

轻症症状:

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对睡眠、日常活动、工作、学习等影响很小。

轻症用药:

通过减充血剂来改善鼻塞,结合抗组胺药缓解喷嚏和鼻涕。

例如含有抗组胺药和减充血剂成份的鼻喷剂。

注意:

不要连续使用超过5天,每天使用次数不超过3次。

中-重症症状:

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对睡眠、日常活动、工作、学习等影响较大,让人感觉很烦恼。

间歇性:症状发生的天数4天/周,或病程4周。

持续性:症状发生的天数4天/周,且病程4周。

中-重症用药:

口服抗组胺药,结合糖皮质激素喷雾。

症状缓解后,停用抗组胺药,继续用糖皮质激素喷雾1~2周;如果症状仍未完全消失,可以继续使用3~4周。

抗组胺药:

氯雷他定、非索非那丁等。

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

丙酸倍氯米松等。

从中医看

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多因脏腑功能失调,外感风寒,邪气侵袭鼻窍而致。需要扶正祛邪,辨证施治。

治疗方法有服用中药的内治法和针灸、艾灸、拔罐、推拿、贴敷之类的外治法。

方法多种多样,部分人效果显著,例如有些爱莫迟的用户,通过中药泡脚就把鼻炎泡好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kkxq.com/jbzd/995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