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后鼻孔息肉 > 鉴别诊断

又爆香港知名老戏骨患胃癌如何做好筛查一

刘军连出诊的医院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9076540.html
最近不少我们从小看到大的老戏骨患癌让人感到十分悲痛吴孟达不幸因癌去世的事实还没缓过来今天又有消息称一名香港老戏骨患上了胃癌有媒体报道知名“黄金配角”廖启智不幸患上了胃癌日前全面停工积极的接受治疗由于情况一度病危所以他的好友都积极地为其加油鼓劲

我国的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均居第2位,发病率约为31.28/10万。每年新发病例约67.9万,死亡病例约49.8万。我国胃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约占全球42.6%和45.0%。

我国发现的胃癌约90%属于进展期,而胃癌的预后与诊治时机密切相关,进展期胃癌即使接受了外科手术,5年生存率仍低于30%,而早期胃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超过90%,甚至达到治愈效果。但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治率低于10%,远低于日本(70%)和韩国(50%)。

广医二院消化内科作为国家消化道早癌联盟单位,拥有胃功能检测仪、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测试仪、高清内镜设备、磁控胶囊内镜设备,开设消化道肿瘤防治门诊,开展消化内镜精查项目,开通消化内镜精查绿色通道,推进早期消化道肿瘤的筛查。

筛查对象

我国胃癌筛查目标人群的定义为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者,建议其作为胃癌筛查对象人群:

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②Hp感染者

③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

④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⑤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筛查方法

血清学筛查

?胃功能检测

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检测:PG是反映胃体胃窦黏膜外分泌功能的良好指标,可称之为“血清学活检”。

胃泌素-17(gastrin-17,G-17)检测:G-17是反映胃窦内分泌功能的敏感指标之一。

?HP感染检测

Hp已于年被WHO列为人类胃癌第Ⅰ类致癌因子。胃癌的筛查流程中,Hp感染的检测成为必要的筛查方法之一。

血清HP抗体检测:反映一段时间内的HP感染情况,HP抗体阳性提示现有HP感染或既往感染。

尿素呼气试验(UBT):UBT包括13C-UBT和14C-UBT,是临床最常应用的非侵入性试验。

早期胃癌筛查方法不建议做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目前常用肿瘤标志物在进展期胃癌中的阳性率仅为20%~30%,在早期胃癌中的阳性率低于10%,对于早期胃癌的筛査价值有限。

内镜筛查

?电子胃镜筛查

胃镜及其活检是目前诊断胃癌的金标准。早期胃癌的发现依赖于检查者的内镜操作经验、电子或化学染色和放大内镜设备。因此,首先采用非侵入性诊断方法筛选出胃癌高风险人群,继而进行有目的的内镜下精查是更为可行的筛查策略。

?超细胃镜检查

超细胃镜在经鼻腔插入过程中不接触舌根,减去咽喉反射引起的呕吐感,不适感降低。采用新研发的镜头和能大幅提高分辨率的蜂窝式超级CCD,获取高质量清晰图像。用于食管胃十二指肠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查、病理活检及镜下介入治疗,还可以用于胃癌筛查。

?磁控胶囊胃镜筛查

磁控胶囊胃镜(MCE),全程无痛苦、便捷、诊断准确度高。MCE对于胃癌风险人群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筛查方式,有助于发现胃癌前病变或状态,可用于自然人群的胃癌大规模筛查。

?高清内镜精查

以普通白光内镜检查为基础,全面清晰地观察整个胃黏膜,熟悉早期胃癌的黏膜特征,发现局部黏膜颜色、表面结构改变、微小血管改变等可疑病灶,灵活运用色素内镜、电子染色内镜、放大内镜、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等特殊内镜检查技术,以强化早期胃癌的内镜下表现,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相比普通胃镜检查更为细致,运用高清内镜设备,采用各种特殊内镜检查技术。

内镜检查前准备

①检查前患者应禁食水≥6h。

②消除恐惧感,嘱其平静呼吸、不要吞咽口水,避免不必要的恶心反应。

③检查前给予口服祛黏液和祛泡剂,盐酸达克罗宁胶浆5~10mL含服。

④有条件的可使用静脉镇静或麻醉,提高受检者对内镜检查的接受度。

新型评分系统

在胃癌风险人群中,年龄、性别、Hp抗体、PG、G-17是与胃癌发生最相关的5个因素,分别予以不同的分值,可反映胃癌的发生风险。根据分值可将胃癌筛查目标人群分为3个等级:

Ⅰ级:.胃癌高风险人群(17~23分),胃癌发生风险极高,强烈推荐胃镜精查

Ⅱ级:胃癌中风险人群(12~16分),有一定胃癌发生风险,推荐胃镜检查

Ⅲ级:胃癌低风险人群(0~11分),胃癌发生风险一般,可定期随访

筛查流程

注:HP为幽门螺杆菌;PG为胃蛋白酶原;G-17为血清胃泌素-17;ESD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消化道肿瘤防治专科门诊介绍

广医二院消化内科在杨辉主任带领下于年加入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GECA)并获得授牌,此后多次开展消化道早癌防治大型义诊。年开设消化道肿瘤防治中心(GICC)专病门诊,开展机会性筛查与人群筛查,开展消化内镜精查,开通内镜精查绿色通道,通过建立规范的早期胃癌筛查和诊疗体系,对早期胃癌及胃癌高危患者进行管理,同时针对hp感染、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早期食管癌、早期结直肠癌、胃肠道息肉、结直肠腺瘤等疾病进行诊治。

门诊时间:周二下午

专家简介

杨辉

广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广州市高层次卫生骨干人才,任广东省内镜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长期从事消化专业临床与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胃肠病、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胰腺炎和炎症性肠病等疾病的诊治,另外擅长于消化内镜的微创手术治疗。

杨涛

广州医院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内痔协作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消化分会第十届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肝病学会委员。医院、医院执业,从事消化专业工作20年,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擅长EMR、ESD、CAES、静脉曲张套扎及硬化剂注射等内镜微创治疗。

何淦清

广州医院消化内科医师,世界内镜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协会青年理事,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消化内镜管理委员会委员。毕业于中山大学,从事消化内科临床、消化内镜及教学工作,擅长消化道常见疾病诊治及消化内镜治疗,曾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首都医科医院进修学习,曾参加第三届上消化道早癌国际联合培训班/第二届下消化道早癌国际联合培训班,对消化道早期肿瘤的诊治有较丰富经验,负责广医二院消化道肿瘤防治工作。

来源

消化内科

编辑

广医二院全媒体工作室

昌岗院区(本部):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号

番禺院区:广州市番禺区亚运南路63号

西院区:广州市海珠区工业大道中广纸路21号

医院网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gkkxq.com/jbzd/998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