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后鼻孔息肉 > 预防知识

医生必备关于鼻息肉那些事儿

导语

患有鼻息肉,会出现持续性鼻塞,鼻内似有擤不出的鼻涕,多为浆液性,甚至会有头痛、头晕的症状出现。鼻息肉为鼻部常见病,是赘生于鼻腔或鼻窦粘膜上突起的肿块,好发于鼻腔的外侧壁及鼻顶部。鼻息肉是耳鼻喉医生不得不掌握的知识点,所以一起来了解下鼻息肉。

什么是鼻息肉?

鼻息肉是鼻部常见疾病,也与某些全身疾病有关。它是由于鼻粘膜长期炎性反应引起组织水肿的结果。鼻息肉多来源于中鼻道窦口、鼻道复合体和筛窦,高度水肿的鼻粘膜由中鼻道、窦口向鼻腔膨出下垂而形成息肉。由于病因的多元性和明显的术后复发倾向,故在鼻科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症状:

1.持续性鼻塞,嗅觉减退,闭塞性鼻音,睡眠打鼾和张口呼吸;

2.伴有流涕,头痛,耳鸣、耳闷和听力减退;

3.粘液性息肉,颇似剥皮葡萄状或鲜荔枝肉状,表面光滑半透明,呈粉红色,有细带,多来自中鼻道,触之柔软;

4.出血性息肉(较少)表面光滑,充血,触之软而易出血;

5.纤维性息肉呈灰白色,表面光滑,触之较实不易出血;

6.多发性息肉常来自筛窦,单个息肉多从上颌窦内长出,坠入后鼻孔称“后鼻孔息肉”;

7.鼻息肉增多变大,长期不予治疗,可致鼻背增宽形成“蛙鼻”。

体征:

病史长,息肉体积大,可引起鼻外形改变。鼻梁增宽扁平,两侧鼻背隆起,即所谓“蛙形鼻”。息肉若突出前鼻孔,因受空气、尘埃刺激,前鼻孔处的鼻肉表面呈淡红色。在鼻腔内可见息肉为圆形、表面光滑、质软、灰白色囊性肿物,其蒂部在中鼻道内。Johansen等()提出描述息肉大小的记分方法:息肉体积小,仅引起轻度鼻塞,未达到下鼻甲上缘者记1分;引起较明显鼻塞,息肉大小位于下鼻甲上下缘之间记2分;引起鼻腔完全阻塞,息肉前端已达下鼻甲下缘以下者记3分。

导致鼻息肉的原因是什么?

鼻息肉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因素、免疫缺陷、纤毛功能障碍、Young综合征、阿司匹林耐受不良等,因此可认为许多原因都有可能致病或者多种因素联合致病,但大致原因有以下两点:

导致鼻息肉的原因一

变态反应:由于变态反应在鼻部多次发生,在组胺、白细胞三烯等化学介质的作用下,鼻粘膜小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渗出增加,使得鼻粘膜极度水肿,受重力影响逐渐下垂,以致形成息肉。

导致鼻息肉的原因二

鼻窦慢性炎症:慢性鼻炎、鼻窦炎的脓性分泌物的长期刺激,致使鼻粘膜内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及淋巴回流障碍,致使鼻粘膜发生水肿而逐渐形成息肉。

鼻息肉的种类?

1、鼻后孔息肉:

这是临床命名,因息肉有一长蒂从鼻腔经后孔伸入鼻咽部。其变态反应性鼻粘膜水肿长期不愈,病变以炎症水肿和炎性浸润为主,无间质变性增生现象,故鼻息肉属于炎症性病变。但由于鼻息肉形成肿块,故常称为“瘤样病变”,其实一般不会发生恶变。

2、过敏性息肉:

常为双侧多发性,如不能除去过敏原因,息肉切除后常驻复发。病变除水肿明显外,有大量嗜酸性白细胞浸润,粘膜上皮下基底膜有明显增厚(玻璃样变化),上皮可有化生。

3、炎症性息肉:

单侧或单个息肉形成,多由局部感染引起,切除后不易复发。水肿轻微,渗出的炎症性细胞主要为嗜中性白细胞及单核细胞。上皮化生及基底膜增厚较少见,可与过敏性息肉相区别。

鼻息肉有什么危害?

1、鼻息肉会造成患者莫名的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睡眠质量越来越差,甚至有人会有性欲减退的现象;

2、鼻息肉可引发诸多并发症,如咽喉炎、中耳炎及心、肺等脏器功能损害,有的甚至会发生恶变;

3、少数巨大息肉可引起侵袭性并发症,那些生长较快、体积巨大的息肉,会挤压破坏鼻窦壁或鼻腔顶壁,继之侵犯眼眶、额窦、前颅窝、蝶窦和中颅窝等部位。

诊断

1、病史:持续性的鼻腔阻塞,首先考虑鼻息肉。

2、检查:

(1)、外鼻:蛙鼻畸形或前鼻孔见息肉;

(2)、前鼻镜:一个或多个光滑、灰色或浅颜色、半透明、荔枝状、柔软、可移动的新生物,对血管收缩剂不敏感(血管成分含量少之故);

(3)、后鼻镜:后鼻孔息肉致软腭膨隆,活动受限,见有后孔息肉;

(4)、X线片或CT;

(5)、鼻内窥镜检查。

临床上鼻息肉与鼻息肉病尚无明确的区分标准,下列情况应考虑为鼻息肉病:

1、有鼻息肉前期手术及术后复发史;

2、糖皮质激素类治疗有效;

3、息肉样变黏膜与正常黏膜无明显分界线;

4、双侧鼻-鼻窦黏膜广泛性炎症反应和息肉样变性,累及多个鼻窦;

5、组织学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鉴别诊断

鼻腔恶性肿瘤:常为单侧进行性鼻塞,有血性鼻涕或鼻出血、面部麻木、头疼,一侧鼻腔内有新生物,可进行活检确诊。

鼻咽纤维血管瘤:基底广、多在鼻腔后段或鼻咽部、不能移动、色红、质地较硬、易出血,多见于男性青少年,严谨活检。

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表面不平、淡红或灰白、外观与息肉相似,多发于一侧鼻腔,易出血、有术后复发和恶变的倾向,活检可确诊。

脑膜-脑膨出:部分脑膜和脑组织通过筛骨水平板的先天缺损处向鼻腔内突出,多发于鼻腔顶部的单一“肿块”,色灰白、光滑、柔软,颅底X线平片、CT、MRI有助于诊断,切忌局部穿刺。

鼻息肉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一内科疗法

由于鼻息肉是鼻呼吸粘膜长期炎性反应的结果,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皮质激素不仅可使息肉体积变小,甚至消失。而且手术后应用,还可延迟或防止息肉复发,皮质激素的应用有全身和鼻内两种给药途径,如果无皮质激素应用禁忌症,全身应用适合下列情况:

1.息肉体积较大手术时器械引入鼻腔较为不便;

2.初诊病例患者愿意接受内科治疗方法,每日口服强的松30mg,连服7天以后,每日递减5mg。整个疗程不超过两周,这种短期突击疗法在临床上不会引起明显全身性副作用。一般经上法治疗息肉体积均可明显缩小,有的在口服几天后鼻塞便有减轻且嗅觉改善也明显,此时可手术摘除或改为鼻内局部应用。

二手术治疗

对鼻腔大部或完全被堵塞且严重影响生理功能者,应先行手术治疗,术前应对病人进行全身检查,如患有心血管疾病、哮喘发作等应待病情稳定后再行手术,手术方式主要有单纯鼻息肉切除术和鼻内筛窦切除术两种。

单纯鼻息肉切除术

用于根蒂清除,以前无鼻息肉切除术史者。在局麻下,以鼻息肉圈套器套住息肉要蒂部,勒紧后自鼻内向外用力急速拉出,使息肉连同根蒂一并摘除。如有根蒂残留可将其钳取干净拉出息肉,有时可使筛窦开放,此时若筛内粘膜已息肉样变应同时行鼻内筛窦切除术。

鼻内筛窦切除术

主要适用于筛窦粘膜已为息肉组织所替代,有多次鼻息肉切除术史者。术中充分开放筛房,将窦内息肉完全摘除,手术彻底可明显降低息肉复发率。近年来开展的鼻内窥镜鼻窦外科手术,为筛窦切除术提供了一种精细、准确和有效的方法,使鼻息肉术后的复发率明显降低,文献报告可使复发率降到20%以下。

总之,鼻息肉的治疗应参照下述原则:

1.对初诊患者,如息肉较大,严重影响鼻功能,应先行外科治疗;息肉较小,鼻塞症状较轻者,可行内科治疗,1个月后疗效不佳者再行手术治疗。

2.对伴有鼻窦感染者,宜先抗感染,或行鼻息肉摘除,以利开放鼻窦引流。

3.对复发性鼻息肉,应行筛窦切除术,术后鼻内应用皮质类固醇1~2年。

来源:网络整理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费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gkkxq.com/yfzz/7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