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鼻孔息肉手术后的病人
鼻子不透气的病人,医生如果发现鼻腔里面长东西,不一定都是后鼻孔息肉除可能为后鼻孔息肉外,不同年龄的人有其他疾病可能,婴幼儿的脑筋膜脑膨出, 青年人鼻咽纤维血管瘤, 中年、老年人的鼻内翻乳头状瘤, 甚至有些为鼻癌、鼻咽癌、后鼻孔息肉局部发生恶变的病人, 都可能被误诊所以, 手术切除的‘后鼻孔息肉’样组织一定要做病理检查, 以排除恶变的可能性尤其单侧鼻腔肿物的患者,医生在手术前往往取部分肿物切片化验,由于可能出现鼻肿瘤合并后鼻孔息肉,或者后鼻孔息肉深部组织恶变,或者病变较深,仅为病变组织表面覆盖的鼻腔水肿黏膜,术前活检结果仅供参考,最终治疗方案依据手术最终病理结论
现在的后鼻孔息肉手术是在鼻腔内操作,表面皮肤没有切口随着鼻窦内窥镜手术技术的推广,已经成为常规手术,在良好手术条件下,有经验的医生可以在一个半小时,甚至半小时内完成,由于无痛苦,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患者恢复很快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一般会将从鼻腔、鼻窦切除的病变组织放入盛有生理盐水的碗中,如果发现切下的组织在碗中漂浮,往往为脂肪组织,提示损伤了眼眶纸板,术后患者会眼眶周围皮肤出现紫色影,临床上称为‘熊猫眼’随着医学的发展、ct 的应用,医生在手术前可以明确后鼻孔息肉与眼、颅底的关系,手术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张先生今年53岁,是某医院职工,4年前单位健康查体,医生发现左侧鼻腔水肿样肿物,建议手术因为平时没有任何不适,用张先生自己的话‘不碍吃、不碍喝、不碍睡’,不管它2年前,偶然出现鼻涕中带血,医生门诊取部分肿物病理检查为后鼻孔息肉,手术将肿物完全切除后,病理检查为鼻内翻乳头状瘤, 局部发生恶变术后接受进一步治疗,虽然目前恢复很好,仍在医生密切随访中
后鼻孔息肉的表现主要是鼻子不通气、闻不到味、讲话有鼻音出血性后鼻孔息肉会有鼻出血的情况当发现后鼻孔息肉后,应当手术治疗由于鼻腔与眼、脑相邻, 手术有一定的危险性,尤其与眼睛仅相隔很薄的骨板, 称为纸样板, 手术中操作不慎,容易损伤后鼻孔息肉手术后失明的报道并不少见后鼻孔息肉手术需要麻醉可以根据医院条件选择全身麻醉,或者局部麻醉一般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时,病人处在清醒状态,紧张会加重疼痛,所以手术时一定要配合医生, 不要影响医生的判断, 因为当手术范围接近眼眶、颅底时, 病人会出现剧烈疼痛, 这时手术医生的操作会更加小心全麻手术是在麻醉医生的帮助下,无疼痛的手术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在全麻同时控制性降血压,术中出血少,术野清晰,减少并发症如果在全麻状态下,鼻腔再给予含一定比例局麻药及血管收缩药配液的棉片表面麻醉,效果会更好
预防后鼻孔息肉的发生是避免后鼻孔息肉痛苦的根本首先, 减少感冒, 避免鼻腔粘膜反复水肿与后鼻孔息肉关系密切的疾病是过敏性鼻炎此类病人常在每年的某个季节、闻到某种气味或遇到冷热空气变化时, 出现鼻子痒、打喷嚏、流清涕等症在医院,医生常遇到后鼻孔息肉、哮喘、对阿斯匹林(退烧药) 过敏同时存在的病人,称为阿斯匹林三联征后鼻孔息肉手术后的病人, 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到医院检查, 医生发现小的黏膜水肿,会及时去除, 避免再次大手术,没有一个医生能够担保后鼻孔息肉手术后不复发,但是通过术后细心护理,可以将复发率降到最低此外,术后患者感冒后应该及时用药,防止鼻窦炎产生的脓液局部刺激所引起后鼻孔息肉复发……
在鼻腔周围有许多骨板围成的空腔, 医学上称为鼻窦, 包括蝶窦、筛窦、额窦和上颌窦有些后鼻孔息肉的形成与这些窦腔内粘膜水肿坠入鼻腔有关后鼻孔息肉手术后极易复发,许多后鼻孔息肉患者非常苦恼, 就是由于息肉的“根”在这些骨缝中, 所以有人形容后鼻孔息肉手术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
鼻子里长息肉, 医学上称为后鼻孔息肉后鼻孔息肉是由于鼻腔内粘膜肿胀、失去正常功能形成的感冒后, 鼻子不通气,就是鼻腔内粘膜肿胀的结果应用口服药物或局部滴鼻药物, 腔内粘膜肿胀消退后, 鼻子就会又通气了但是, 鼻腔内粘膜反复肿胀,就会像长期装满水的气球一样失去弹性,无法复原,形成后鼻孔息肉
北京白癜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