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是肿瘤吗
认识鼻息肉
鼻息肉是鼻腔、鼻窦粘膜极度水肿肥厚而形成的肿物,因其外观似海息肉而得名。发生于鼻甲、基底宽而无蒂茎者通称为息肉样变;形如葡萄、有蒂茎者,称为息肉。
对鼻息肉的认识和治疗可追溯至公元前年以前,以往一直将其视为肿瘤,后来组织学研究证明其实为炎性改变。鼻息肉在临床上非常多见,国内统计耳鼻喉科门诊病人中,鼻息肉患者约占2%左右,国外可高达5%。
2
鼻息肉的临床表现
鼻息肉多数为双侧性及多发性,多从鼻腔外侧壁长出,好发于双侧筛窦、中鼻道和中鼻甲。多发性鼻息肉常是基底较广的数个息肉联在一起。发生于上颌窦的息肉多经窦口垂于后鼻孔,称为后鼻孔息肉。
常见症状与表现
1、鼻塞,随息肉长大而加重,可至完全不通气。
2、鼻腔分泌物增多,伴有喷嚏,分泌物可为浆液性、粘液性或脓性。
3、息肉影响嗅区通气,可引起嗅觉障碍。
4、鼻塞重者说话呈闭塞性鼻音,睡眠时打鼾。
5、息肉蒂长者可感到鼻腔内有异物感,随呼吸可移动。
6、后鼻孔息肉可致呼气时困难,若息肉阻塞咽鼓管口,可引起耳鸣和听力减退。
7、息肉阻塞鼻窦引流,可引起鼻窦炎,患者出现鼻背、额部及面颊部肿痛不适。
8、巨大鼻息肉可引起外鼻变形,鼻背变宽,形成“蛙鼻”。
3
鼻息肉的诊断与鉴别
鼻镜检查可见鼻腔内有一个或多个表面光滑、灰白色、淡黄色或淡红色的如荔枝肉状半透明肿物,触之柔软,可移动,不痛,不易出血。
治疗方案:
方案一:(轻度、单纯性)
(1)涂敷法:用有腐蚀收敛作用的中草药粉末敷于鼻息肉表面或根部,以使鼻肉缩小或脱落,或于息肉摘除术后一星期敷药,可减少息肉复发。常用药物如硇砂散、明矾散等。
(2)局部注射:消痔灵注射液注入鼻息肉根部,3日1次,每周1-2次,5-7次为一疗程。
(3)熏吸法:中药煎汤,趁热由鼻吸入蒸汽,或超声雾化喷鼻。宜结合辨证选用药物。常用者如白芷、苍术、乌梅、石榴皮等。
方案二:
(1)离子治疗仪消融术(见临床或教学视频)
(2)术后巩固用药
(3)布德奈德喷鼻
(4)鼻腔冲洗,定期复查
(5)鼻息膏外用一次一支,7天一次,7-10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