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健康之对腰椎间盘突出的了解
据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大约有2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腰椎病,其中,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人数约占全国总人数的15.2%。那么,究竟到底哪些人更易患此病?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呢?
要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腰椎间盘。椎间盘组织是位于两个椎体之间的一种连接结构,由软骨板、纤维环、髓核三部分构成。椎间盘的髓核是一种含水量很高的弹性胶状物质,它的作用除了使脊柱有类似关节活动的作用外,还可以缓冲脊柱在活动中产生的压力、震荡。
腰椎间盘突出症
青春期后人体各种组织即出现退行性变,其中椎间盘的变化发生较早,主要变化是髓核脱水,脱水后椎间盘失去其正常的弹性和张力,在此基础上由于长期负重或姿势不正确以及反复积累性损伤可加快椎间盘退变,在弯腰提取重物时,可导致退变的椎间盘向椎管内突出,压迫、刺激附近的脊神经根而产生腰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即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腰部负重大、活动多,所以椎间盘突出多发生在第4~5腰椎之间,或第5腰椎和第1骶椎之间。
哪些人易患腰椎间盘突出?重体力劳动者和上班族
从事重物运输的工人,长期保持坐姿的上班族、司机,需弯腰工作的外科医生和长期站立的老师都是腰椎间盘突出“偏爱”的人群。搬运重物或是长期保持同样的姿势,会使腰部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自然就高了。
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弱的人
腹部过于肥胖的人,除了本身脂肪组织较多、肌肉组织较少外,腹部重量的增加开可使腰部负荷增大,从而增加了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率。而身体过于瘦弱的人则因为肌肉组织太少,力量较弱,也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
孕妇
妊娠期间随着胎儿的长大,势必会造成腰椎过度前凸,增加腰部的负担,诱发腰疼。而产后由于内分泌系统的改变尚未恢复,骨关节及韧带都较松弛等因素,更易患腰间盘突出症。
处于阴冷潮湿环境中的人
长期居住或工作在阴冷潮湿环境中,如潮湿的矿井、夏天的空调屋、冬天的室外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
长期抽烟的人,吸烟者腰痛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
因为吸烟者呼吸系统疾病增加,咳嗽使腹肌和腹背肌强烈收缩、腹内压增高从而增加了椎间盘内压,另外,尼古丁可使椎体供血量减少,导致通过弥散给椎间盘的溶质减少,影响其正常代谢。吸烟者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椎间盘乳酸产生增加,ph值下降,加速椎间盘基质的崩解。
晚上睡觉不注意腰部保暖的人
腰部特别怕冷,晚上睡觉若不注意保暖,为了抵御寒气,腰背部的肌肉痉挛,小血管收缩,使得局部血液循环减少,会影响椎间盘的营养供应,椎间盘内压力升高,造成更多的伤害。
腰部受过伤的人
腰部的外伤经久不愈也会导致腰间盘突出症。
以及下列杀手级的坐姿
1驼背弯曲后极大增加了腰椎颈椎的压力。
久坐造成稳定肌疲劳,往前没有支撑,往后有椅背,且前倾难度大于后倾,于是骨盆后倾放松稳定肌,腰就弯了。眼睛又需要直视,头抬起来,颈椎就会弯。
坐时屁股尽量坐到椅子后面,增加腰部的支撑力。定时起来活动一下,平常多做些拉伸动作。
2半躺半坐严重挤压腰椎间盘,阻碍脊椎自然弯曲,易造成驼背。
沙发等座位过宽,屁股坐不到底,久坐无靠背支撑易使肌肉疲劳,人就会为了放松而往后靠,腰部悬空没有支撑,压力就全都在腰椎间盘上。
坐时要坐到底,让椅背给腰椎提供支撑,坐不到底的话就换座位或在悬空处给予腰部支撑。
3翘二郎腿导致骨盆歪斜、腰椎后凸、脊椎侧弯、颈椎前凸。
久坐骨盆后倾,大腿打开不美观或者不稳定时就会想跷二郎腿,这会使骨盆更加后倾、腰部后凸、颈椎前凸。
坐正。
警惕腰腿痛
1、腰痛和下肢放射性神经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两个主要症状。腰痛常发生于腿痛之前,也可两者同时发生。疼痛一般先从臀部开始,逐渐扩延至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外踝、足跟或足底,咳嗽、喷嚏和排便等,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弯腰直腿抬高等使坐骨神经紧张的动作,也可加重疼痛,或产生触电样的放射痛。
2、由于腰椎间盘突出部位不同,而不自觉形成保护性地向一侧弯曲。
3、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卧床休息时多数患者采用侧卧位,并屈曲患肢,个别严重病例在各种体位均疼痛,只能屈髋屈膝跪在床上以缓解症状。
4、有的病人同时可伴有下肢无力和感觉减退,甚至会有大小便障碍。
如果患者有上述症状,尤其是青年人,又有负重、扭伤史,医院检查一下。
误区
误区一: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就不能进行体育锻炼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来说,是否进行体育运动,要视病人的病情决定。一般来说,在急性发作期,要绝对卧硬板床休息,绝对禁止进行体育运动。在缓解期或已经缓解仅有轻微症状的病人,可适当参加体育运动。运动时要循序渐进,切忌突然、剧烈地运动,并在运动时可采取佩带腰围等保护措施。
误区二:腰腿痛不算病
据统计,约有95%以上的人一生中有过腰腿痛的经历。引起腰腿痛的疾病几乎可以涉及全身各个系统。有些腰腿痛的原发疾病治愈后,疼痛也随之消失,也有一些不治自愈。有些患者便因此认为腰腿痛不算病。
事实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痛不仅算病,而且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这种病不仅可以引起腰腿痛,而且还会引起下肢麻木、冷凉、无力,甚至瘫痪和大小便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误区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不能骑自行车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走路十分困难,但可以骑自行车。这是由于腰椎后突与侧弯一样可以减轻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刺激,还可以使后纵韧带张力加强,对突出物有一定的束缚作用。骑自行车时人处于弯腰位,此时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刺激较小。而直立行走时,则与骑车时正相反,神经根受刺激较重,故常可见到患者呈跛行步态。
误区四:一疼痛,推拿就好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开始疼痛较轻,许多人借助推拿、按摩来缓解疼痛。其实,推拿和按摩只能起到缓解作用,而不能根治,而且中央型椎间盘突出不宜推拿。许多非专业推拿和按摩人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缺乏足够的认识,往往会加重病情,甚至事故。因此专家提示:应该选择实施牵引和按摩治疗的专业医生。
误区五:育龄妇女腰椎手术后不能生育
育龄妇女患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手术时,有时担心腰椎手术会影响生育。其实,术后是不会影响生育的。但是腰椎手术对于怀孕妇女,加上妊娠的负担,腰部负担会更重一些,甚至会出现严重的腰痛,但孕妇只要休息好,症状会有好转,分娩后,这种症状也会随之消除。所以做过腰椎手术的育龄妇女,在妊娠期间应注意自我防护,保证休息,以避免腰痛的复发。
怎么预防或者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正确姿势很重要!
加强肌肉锻炼,保持正常体重
常锻炼腰背部肌肉可防止腰部软组织损伤,加强腰背部肌肉的锻炼可有效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医院骨科主任董健教授为我们推荐一套由他的团队拍摄的脊柱保健操。本套保健操是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精选了7组动作,锻炼针对性强,动作简单有效。
适用范围:腰肌劳损、轻度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和腰椎手术后病人康复锻炼,长期伏案工作人员存在腰背不适的,以及其他平常运动量不大的健康人群都可以做。
圃医中医康复科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