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第二届生育保健论坛暨第二
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生育保健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福利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上海交通大医院承办的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第二届生育保健论坛暨第二届浦江生殖医学论坛于年6月24日在上海盛大开幕。会议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生育保健事业的发展,加强出生缺陷源头防控,增加多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积极推动国内生殖医学、围产医学、男科学及护理学等学科的进步和繁荣,为国内从事生殖、产科、男科及护理领域专家同道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
出席开幕式的有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副会长庞汝彦女士,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王磐石副主任,上海妇幼保健协会李善国常务副会长,上海市卫计委科研处张勘处长,上海市卫计委妇幼处陈虹副处长,上海交通大学贺林院士,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院长黄荷凤教授,医院副院长陈子江教授等。
大会主席黄荷凤教授致欢迎词
大会主席陈子江教授致欢迎词
上海市卫计委王磐石副主任致辞
王磐石副主任祝贺此次浦江生殖医学论坛的顺利召开,论坛的召开将进一步推动生殖医学领域的基础理论、临床研究及新技术应用等各个方面的工作。论坛作为一个交流、沟通、分享的平台,互相展示成果、研讨学术、交流经验,通过高水平的交流和互助合作,优势互补、创新融合,将为生殖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医院生殖中心主任孙赟教授介绍了浦江生殖医学论坛的成立背景以及上一届浦江生殖论坛的学术开展情况,并对下一届浦江生殖论坛的会议进行了初步部署。
会场
贺林院士:精准医学中的遗传咨询
中国科学院贺林院士从多方位为我们解读了精准医学的概念以及符合中国国情的精准医学实施的难度与挑战。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和遗传咨询的深度普及是精准医学推广的两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遗传咨询主要是根据遗传基因来诊断人类可能会发生的疾病,欧美有很多国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遗传咨询体系,我国目前在这方面还处于缺失状态。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带来的海量数据及信息,在遗传咨询的纽带作用下将其与对应的临床疾病的特征有机结合后,使人类战胜病魔成为了可能,这是未来新医学需要做的事情。总的来说精准医学是新医学的基础,遗传咨询驱动新医学的进程,而新医学才是解决人类健康的钥匙。
张勘处长:创新与转化,整合与协同
人口与健康、生命科学是高科技,是最大的国计民生,更是新的经济引擎,国务院8万亿大单将为GDP添砖加瓦。智慧医疗与科学创新怎样进行有序衔接将是一个有意义的主题。张勘处长高度概括了目前全球医疗的几大需求,详细解读了上海市目前妇幼保健领域关键性的数字指标和上海市医学教育发展现状及医学人才优势。
生殖分论坛专题讲座
陈子江教授:孕激素维持早期妊娠及防治流产的中国专家共识
医院副院长陈子江教授为我们全方位解读了孕激素在早期妊娠维持及流产防治中使用的中国专家共识。维持早期妊娠及防治流产专家共识组就孕激素应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慎用情况和临床应用要点等方面根据临床研究及诊疗经验深入交流讨论达成了本共识,旨在对妇科医生,产科医生及生殖医学专科医生在预防或治疗流产方面给出指导的意见。
曹云霞教授:精准治疗——卵巢高反应人群COS的优化
安徽医科大学校长曹云霞教授的报告围绕卵巢高反应人群促排卵精准治疗展开,提出卵巢高反应人群促排卵治疗策略的优化措施。卵巢高反应患者实施ART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如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高发、难以确定促性腺激素用量、周期取消率高及自然流产易发等,所以对卵巢高反应人群精准识别并制定个性化的促排卵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PeterLeung:NovelRoleofGDF8inOvarianFunction
加拿大UBC大学PeterLeung院士介绍了GDF8在人卵巢功能中的最新研究进展。GDF8在人卵巢颗粒细胞有表达,在卵泡液也可检测到高浓度GDF8,且与孕激素的浓度呈负相关。GDF8可参与激素的生成、调节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调节人颗粒细胞的增生以及卵丘细胞扩张,在调节卵巢功能上扮演重要角色。
王雁玲教授:妊娠高血压疾病精准诊疗的思考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雁玲教授长期致力于子痫前期等重大妊娠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表现呈现高度多样化与异质性,各种预防与干预策略的效果在患者中也呈现极大的差异,给疾病的筛查和诊治带来困难。已有较多研究显示通过孕妇外周血中特定因子的变化来预测子痫前期的发病风险是可行的。伴随着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相关分子标记物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而任何一个标记分子的预测价值均需在大规模的样本中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搭建全球化协作平台,推动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李善国主任:台湾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监管体系概况和启示
上海市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专家委员会主李善国主任在大会上详细介绍了台湾地区辅助生殖技术管理体系发展史、ART立法进程及人工生殖技术伦理指导纲领。李教授的报告为上海市辅助生殖技术监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刘嘉茵教授: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的生育策略
南京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刘嘉茵教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目前的一些助育策略。随着全面二孩的开放,相当一部分计划再生育的女性实际上已经进入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阶段,全面精准地评估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并从源头上防控由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带来的不良妊娠成为目前艰巨的任务。针对这一部分患者可积极考虑辅助生育技术助孕治疗,且在诱导排卵过程中可考虑添加生长激素、雄激素以及抗氧化剂等改善卵母细胞质量,除此之外也可考虑供卵IVF以及卵胞浆线粒体移植等补救措施。
郑晓瑛教授:二孩政策与生殖健康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郑晓瑛教授从二孩生育过程中母婴二代健康的角度提出二孩普及后出生缺陷风险评估及生殖健康服务的重要意义。未来一段时间内,虽然育龄妇女规模减少,但育龄人群对避孕服务、有计划怀孕和不孕不育的治疗、围孕期围产期保健、出生缺陷预防等方面需求在结构和规模上都呈现出新特征,继续更多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以促进我国人口健康。
此外,AleksandarRajkovic教授、朱依敏教授、朱桂金教授、HakanYarali教授、李蓉教授、姚元庆教授、陶敏芳教授、徐键教授、孙晓溪教授、张爱军教授也分别在生殖会场做了精彩的专题讲座。
会后,针对精准医学中的遗传咨询、胚胎着床前遗传学筛查临床效率、孕激素防治流产的中国专家共识等问题特邀贺林院士、黄荷凤教授、陈子江教授进行了专访。
男科分论坛专题讲座
姜辉教授:男性不育新进展
医院男科主任姜辉教授就男性不育方面新进展开展了专题讲座,总结了近年来男性不育流行病学、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最近进展,也介绍了男性不育诊治过程中需要面临的许多困难。明确病因较困难是男性不育诊治的难点之一;其次,男性不育的治疗相对复杂,特效药物不多,需要进行综合治疗;第三,不育患者的流动性较大,疗效总结困难,依靠经验治疗的情况居多。姜辉教授针对新兴的检测技术和手术微创治疗提出了展望。
邓春华教授:干细胞治疗雄激素低下及不育研究近况
医院泌尿外科邓春华教授就干细胞治疗雄激素低下及不育研究进展进行了细致的专题讲座。精子发生是在Sertoli细胞的支持下进行的,这些生精细胞不断向管腔内前进,同时分化为成熟的精子,最终释放到管腔内。因此,精原干细胞对配子的产生以及最终的种群延续都是必不可少的。人类不育的原因大约有50%来自男性,这其中又有70%~90%是源于精子发生障碍,临床表现为精子产生异常。近几年来,精原干细胞移植技术飞速发展,在治疗男性不育方面有着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商学军教授:男科实验室诊断新进展
中国性学会男性生殖医学会主委商学军教授长期致力于男科学、生殖医学、性生殖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商教授详细介绍了男科实验室诊断新进展及若干思考,强调了男科实验室诊断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的观点,每个检测项目都必须具有准确性和可比性。商教授对男科实验室可能涉及到的一些特殊检测项目和相关科研技术,以及男科实验室的基本要求和生物安全也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呼吁建立男科实验室诊断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的平台。
李铮教授:无中生有——无精子症的基础和临床
李铮教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目前的一些生育策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相当一部分原先已经判断无法生育的男性“无中生有”,能够拥有自己遗传基因的宝宝。睾丸储备功能的精准评估以及结合辅助生殖技术的方法解决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患者生育问题是这个时代的艰巨任务。
熊承良教授:与男性生殖相关的干细胞新进展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所长熊承良教授从干细胞的角度着眼,简明扼要的指出目前关于人类精子发生的认知主要来源于动物模型,而对于人类精子发生的早期阶段仍不是非常了解。体外精子发生模型的建立不仅能帮助了解精子发生过程及不育症的发病机制,而且有助于男性不育症的临床治疗。熊教授介绍了多潜能干细胞(iPSCs)在诱导精子发生过程中的相关研究,并探讨iPSCs应用于男性不育症临床治疗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
孙斐教授:测男芯、解男题、诺男育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孙斐教授进行了题为“测男芯、解男题、诺男育”的学术报告。首次利用男性不育基因筛查芯片,进行全面的遗传风险评估和相应生育指导,阻断遗传缺陷,孕育健康子女,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男科会场上还邀请了陈斌教授、胡志斌教授、高飞教授、王翔教授、张炎教授、金保方教授、乔中东教授、滕晓明教授、陈向峰教授、戴继灿教授做了精彩的专题讲座。
6月23日晚大会还举行了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生育保健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大会暨青年委员会成立大会。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庞汝彦副会长主持了会议,庞会长对黄荷凤教授组建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生育保健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组建青年委员会是促进妇幼保健事业薪火相传,腾飞发展的推动力,并鼓励青年学者们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勇攀事业高峰。主任委员黄荷凤教授欢迎各位委员的到会,并介绍了青年委员会的筹备等工作。刘嘉茵教授介绍了生殖学组的筹备情况,朱依敏秘书长宣读了青年委员名单并选举产生了青年委员会许泓和罗琼副主任委员。
会场精彩瞬间:
明日会议预告: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第二届生育保健论坛开幕式及多位知名专家讲座,明日举行产科分论坛、护理分论坛、青年论坛以及辩论赛,敬请期待后续会议报道。
作者:张平李静怡(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本文为网站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中国妇产科网征稿启事
稿件须原创,无版权冲突,稿件一经录用,即支付稿酬。
征稿涉本学科各领域内的进展,如个人综述、病例总结、特殊病例报告、地方新闻、临床感悟、科普文章等。
投稿邮箱:editor
yapot.cn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