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后鼻孔息肉 > 治疗方法

巨大或多发性后鼻孔息肉不仅塞满了鼻腔

后鼻孔息肉是一种常见的鼻病,多见于成年人,儿童很少发生。常发生于鼻腔的筛窦区、中鼻甲的游离缘及上颌窦口等处。

后鼻孔息肉外形很像瘤子,有的深红,有的淡红,半透明样。但组织细胞学检查证明,后鼻孔息肉并不是真正肿瘤,多为慢性炎症刺激或变态反应所致的鼻腔或鼻窦粘膜发生高度水肿或肥厚。带蒂形状像葡萄者称息肉。发生于鼻甲上的基底宽广而没有蒂者,叫息肉样变。两者病名不同,但病变是一样的。因病变组织不同,息肉可分为血管型、水肿型、纤维型及囊肿型。一般水肿型最多,也可混合出现。

后鼻孔息肉的症状以进行性加重鼻阻塞为主。随着息肉不断长大,鼻塞由间歇性变为持续性,病人只好张口呼吸。口干、口臭、鼻涕不易擤出、嗅觉丧失、头昏及头痛等也是常有症状。巨大或多发性后鼻孔息肉不仅塞满了鼻腔,而且使鼻北饱满,外鼻增宽,向外膨隆,很像青蛙伏在面部中央,医学上称为“蛙鼻”。

后鼻孔息肉也有恶变为鼻癌的可能。因此,对某些后鼻孔息肉表面不光滑、触之质脆、易出血或鼻涕中带血的,尤其发生在40岁以上的病人,都应提高警惕,应尽早摘除,产做病理检查,以免贻误治疗。

后鼻孔息肉早期,针对病因作适当的处理,可不同程度地减轻鼻粘膜水肿,改善鼻腔通气和鼻窦的引流,以减轻头昏和头痛,并使嗅觉功能得到改善。当后鼻孔息肉长大阻塞鼻腔或长出鼻前孔外时,应当手术治疗。有的息肉并不大,但阻塞了鼻窦开口,影响了鼻窦的分泌物排出,使鼻窦炎加重时,也需要手术治疗。

一般情况下,摘除后鼻孔息肉是在局部表面麻醉下进行,不需皮肤切口,只用后鼻孔息肉圈套器即可,手术不很复杂,病人痛苦不大。对多发或多次手术仍反复发生的后鼻孔息肉,可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手术,效果效好,现已有很多医院开展了这种手术。

为了减少后鼻孔息肉的复发机会,除了采用各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尽可能彻底摘除息肉外,应同时治疗鼻炎和鼻窦炎,处理鼻中隔偏曲和肥大的中鼻甲,并注意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gkkxq.com/zlff/1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