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比赛视频展播23抗ldqu
胶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徐钰
抗“疫”战线上的“美少女战士”
疫情防控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战斗,是一场只能打赢、必须打赢的决胜之战。在这条战线上,有一群负责实验室检测的战士,她们与新冠病毒面对面“零接触”,她们被称为“病毒捕手”。可是在胶州谁能想到能担起这么霸气的称呼的却是疾控中心检验科几个年轻小姑娘。她们就是抗“疫”战线上誓与病毒战斗到底的“美少女战士”。
从寒气袭人的二月,到热浪扑面的六月,疾控中心小院的二楼实验室,夜夜都是灯火通明。这里就是这群“美少女战士”的战场,在这里她们换上战袍,从一个个小姑娘变身成凌厉的战士,承担全市新型冠状病毒部分采样和全部核酸检测的重任。这里没有硝烟,总是静悄悄的,面对着却是有史以来最狡猾的新型冠状病毒。她们没有畏惧、没有退缩,在无数的样本中精确的捕捉病毒的踪迹。
一开始,负责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的只有四个小姑娘,她们被同事们誉为“四朵金花”。有记者问:面对病毒你们不怕吗?她们的回答是:不怕!相反还有一些小兴奋。从开始的手工提取五六个小时,到现在的机器提取十几个小时,不管多少样品,她们总是时效第一,不管加班到几点也要按时完成检测任务。几个年轻的女孩子顾不得自己的形象,她们的脸上被口罩压得伤痕累累,由于长时间戴着手套,手上起了痱子。曾经有一段时间,睡觉成了她们最大的奢望。由于生物安全的需要,样本管的螺口帽一般拧的很紧,开启它们是一项艰巨的体力劳动,对小姑娘来说更是严峻的考验,最多的时候一夜要开启几百个,甚至上千个,她们扭破几幅手套,直到到手指麻木痛疼也坚持到底。
工作最紧张的时候是在4月中旬,医院院内感染发生后,排查出来的五百多个密切接触者需要24小时做一次核酸,1千多个一般接触者需要14天完成3次检测。任务量最多的一天,恰好是密接的检测和一般接触者的检测重叠,面对如此大的工作量,没有一个喊累,没有一个退缩,她们有计划的分为三组,轮番上阵,流水作业,最终在24小时完成了多份样本的检测。在这24小时里,她们扭开了多个样本管,提取核酸按了多下移液枪,配体系又按了多下移液枪。从实验室出来后,汗水都已经湿透了衣衫,手已经有的抽筋、有的不断的颤抖。脱下防护服后,她们又匆匆赶到电脑旁,整理多份资料。
有时候晚饭到了,做实验的时间也到了,她们顾不上吃饭就进了实验室,走出实验室狼吞虎咽吃着实验之前送来的盒饭,往往这时的盒饭早已不再温热。凉了,累了,饿了,她们这些年轻的孩子没有牢骚和怨言,有的只是完成检测任务的成功与喜悦。她们说只争朝夕,只是为了能够更快的得到核酸样本的检测结果,为疫情防控指挥部做出正确防控部署、为可疑患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
张慧离家只有两个小时的路,在这几个月里却一直不曾回过家。她24岁本命年生日是在实验室度过的。同事们记得她的生日,在晚饭的时候为她买了蛋糕,但是美丽的蛋糕待在办公桌上等了她4个多小时。在她工作期间,她的父亲在三月份先后做了肠息肉和心梗两次手术,家人担心她在工作中分心,想方设法瞒着她,直到疫情缓和下来,才告诉她。每每谈及到这,她都忍不住流泪。
采样人员孙波是一位身材娇小的女同志,拎着沉重的采样箱,行走在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之间。她取出采样管,做好标记,拿出纤维拭子,靠近病人,小心翼翼地对病人的鼻孔进行涂抹采样,又让病人张开口,对病人的咽胛进行涂抹采样,为了保证采样质量,整个采样过程她与病人的最近距离不超过30厘米,而且是正对着病人的口鼻,感染的几率非常大。有的患者对拭子比较敏感,还没采集到样本喷嚏就打到孙波的面罩上,面对此种情况,孙波没有躲闪,边安抚患者边坚持完成后续采样工作。顺利采集完所有样品,她脱下防护后开玩笑的说道“哈哈,刚才好险,防护面罩用的恰到好处。”
那疲惫的身影中透漏着坚强,那憔悴的脸颊上书写着希望。在疫情来临前,她们是家里的宝贝女儿,是柔弱娇小的少女,疫情阻击战打响后,她们穿上了战袍化身为勇敢的战士,舍小家顾大家,与疫情作斗争,与病毒拼速度,在防控中亮出了巾帼底色,展现了巾帼担当。
来源:委宣传处、青岛市胶州疾控中心
往期精彩回顾
◆
上班啦!办公场所如何做好防控?
◆宅家中!居家如何做好防控?◆
住酒店!宾馆如何做好防控?
◆
购物趴!商场如何做好防控?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市卫生健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