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新型生物标记物
慢性鼻窦炎(CRS)是鼻腔和鼻窦的黏膜慢性炎症,持续时间至少12周。最近,研究者对于慢性鼻窦炎病理生理学的研究重点已经从黏膜炎症转向了骨炎。长期的慢性炎症常累及黏膜下层骨质,导致鼻腔鼻窦骨质炎性改变,表现为骨质的增生、吸收和新骨形成等病理变化。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sBMPs)是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的成员,它通过刺激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来调节骨质重塑。先前的研究通过建立卵清蛋白诱导气道炎症反应模型,在支气管上皮细胞中激活了BMP/Smad信号通路。表明BMPs在气道炎症反应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尽管在大多数CRS患者中骨炎患者的手术效果不佳,但BMPs作为CRS潜在的生物标记物尚未得到充分研究。
有实验项目研究了6种BMP的表达(BMP-2,BMP-4,BMP-6,BMP-7,BMP-9,BMP-10)并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鼻息肉组织中BMP的细胞起源。采用人鼻黏膜上皮细胞(hNECs)气液界面细胞培养的方法,分析观察BMP对上皮间质转化(EMT)的诱导作用。通过术前CT扫描计算Lund-MackayCT(LMCT)评分和骨炎评分量表(GOSS)、4种鼻部症状VAS评分(鼻塞、鼻漏、面部疼痛、嗅觉)、鼻内镜评分、睡眠障碍/疲劳以及术后是否应用抗生素和激素等药物来综合评价BMP与骨炎的关系。最后,在门诊随访期间,收集术后复发鼻息肉(N=9),以再次确认BMPs的表达。
在这6种BMPs中,只有BMP-2和BMP-7与GOSS显著相关(P=0.和0.,r=0.和0.)。发现BMP-2与骨炎的严重程度、CRS的复发性有关。同时,用ROC曲线评估骨形态发生蛋白-2是否可以作为复发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新型生物标记物,从而得出BMP-2截断值≥86.7pg/mg时,预测未治愈患者和治愈患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0%和95.8%。以上结果表明BMP-2在CRSwNP的黏膜和骨质重塑病理生理过程中可作为一种生物标记物。
总之,本研究发现在复发性CRSwNP中BMP-2浓度显著升高,这与骨炎的严重程度有关。Th2型炎症反应中,嗜酸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BMP-2诱导鼻黏膜上皮细胞(hNECs)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并且导致骨炎的发生。同时在体外实验也发现了BMPR1A(BMP-2受体)在NP组织中过表达。表明BMP-2可反映CRSwNP黏膜炎症的病理生理学以及骨质重塑,并作为复发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一种新型生物标记物。
Th2型炎症反应中,嗜酸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BMP-2诱导鼻黏膜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并且导致骨炎的发生。
信息来源: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asanovelbiomarkerforrefractorychronicrhinosinusitiswithnasalpolyps[J]AllergyClinImmunol.Mar2;S-(21)51-1.
编译:郭歌:审校:董栋:总编审:赵玉林,河南省鼻内镜微创诊疗中心,中国医师协会鼻科内镜培训中心,医院鼻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