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后鼻孔息肉 > 症状讲解

中药偏方之鼻息肉

鼻息肉为鼻部常见病,多见于上颌窦,筛窦,中鼻道和中鼻甲等处。中医认为是鼻中赘生肉瘤,闭塞孔窍,气不宣通的病症。其附着鼻间,生若赘疮,有害于息(即鼻息肉会充塞鼻腔,造成鼻塞,呼吸不通畅)。如果鼻息肉将鼻腔完全填满,甚至将鼻骨向外推出,可改变鼻的外形,息肉增多增大后导致鼻背增宽称为“蛙鼻”。

鼻息肉多为双侧发病,单侧发病者较少,其主要的临床症状为持续性鼻塞,嗅觉减退,闭塞性鼻音,睡觉打鼾和张开呼吸。息肉蒂长者可感到鼻腔内有物随呼吸移动,若息肉阻塞咽鼓管口,可引起耳鸣和听力减退,息肉阻塞鼻窦引流,可引起鼻窦炎,患者出现鼻背,额面及面颊部胀痛不适。

单个息肉多从上颌窦内长出,坠入后鼻孔称后鼻孔息肉;多发性息肉常来自筛窦;纤维性息肉则呈灰白色,表面光滑,触之较实,不易出血;出血性息肉表面光滑充血,触之软而易出血;粘液性息肉则似剥皮葡萄状或鲜荔枝肉状,表面光滑半透明呈粉红色,有细带多来自中鼻道,触之柔软活动。附:中药偏方之慢性鼻窦炎!

治疗鼻息肉的中药小偏方:

1,藜芦三分(去芦头,捣罗为末),雄黄一分(细研),雌黄一分(细研),上药同研令匀,每用时以蜜调敷,点于息肉上,每日三度,则自消化。不得涂药在于两畔,恐涕落于药上。《圣惠方》。

2,雄黄,枯矾各五分,苦丁香三钱,上为末,调稀擦在患处。《洞天奥旨》。

3,硇砂一钱,轻粉三分,冰片五厘,雄黄三分,共为末,每日五六次点之,渐化为水。《外科正宗》。

4,杨梅(连核)合冷饭粒捣极烂,敷患处。《泉州本草》。

5,生地胆十枚,细辛半分(末),白芷半分(末),上以地胆压取汁,和药末,涂于息肉之上,以消为度;亦可单以地胆汁盛于竹筒中,当上灌之,无生者,干用酒煮汁用之。《圣惠方》。

6,白矾(熬令汁枯)四两,木通(锉),细辛各半两,丹砂(研)一分,共为末,面糊为丸如小豆大,每用一丸,绵裹纳鼻中,一日一易,取下息肉则止。《普济方》。

7,木通(锉),细辛各半两,研末,绵裹纳鼻中,日三易之。《圣惠方》。

8,人中白,瓦焙为末,每服一钱,温服。《朱氏集验方》。

小编擅长中医药抗癌









































什么是白癜风
白癜风症状主要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gkkxq.com/zzjj/11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