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分享时刻手保健操
指导专家——医院康复科主任崔晓
手保健操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方便所有人随时随地进行练习。
手分布着手三阴和手三阳经,与经络相通,经常活动手,可以刺激手部经络和穴位,将有助于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大脑的协调功能,预防老年痴呆,同时活动手,还可以预防手指麻木,安神助眠,调节身心功能。本手保健操编排采用从头到全身的顺序,目的便于记忆,起到保健的作用。
第一节:指尖对拍:
双手指尖对拍,刺激十宣穴,起到醒脑开窍的作用。
十宣穴:
定位: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
主治:
1、用于急救:昏迷、休克、中暑、癔病、惊厥、癫痫等。
2、用于各种热证:急性咽喉炎、急性胃肠炎、高血压、手指麻木。
第二节:侧掌对拍(掌心向上):
手掌向上,侧掌对拍,重点刺激后溪穴,对颈椎和肩背部保健有一定的作用。
后溪:
定位:第五掌骨小头后方,握拳时在掌骨关节后的横纹头处
主治:头项强痛
第三节:侧掌对拍(掌心向下):
手心向下,四指并拢,拇指内收,侧掌对拍,可以刺激大肠经,预防牙齿疼痛和咽喉疼痛,同时可以调整肠胃。
二间:
定位:第二掌指关节前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头晕、发热、目痛、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牙痛、鼻出血;消化不良、便秘;膝盖疼痛等。
三间:
定位:第二掌指关节后,掌骨小头上方取穴
主治:发热、目痛、牙痛、咽喉肿痛、唇焦口干、气喘、腹部疼痛、消化不良、手部肿痛等。
第四节:虎口互压:
刺激合谷穴,预防头面部疾患,同时经常敲打可以起到美容作用。
合谷:
定位: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中点取穴
主治:口角歪斜、咽喉肿痛、牙痛,头痛等
第五节:掌根对敲:
掌根对敲,刺激大陵和神门穴,有安神助眠的作用。
大陵:
定位:腕横纹正中,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
主治:心痛、心悸、喜笑悲恐(泻热祛湿,除口臭)
神门:
定位: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主治:心病,心烦,惊悸,怔忡,健忘,失眠
第六节:掌心摩擦:
右手在上,左手再下,掌心相对摩擦,同时转动掌心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使掌心发热,主要刺激劳宫和少府穴,加强心脏的功能。
劳宫:
定位:第三掌骨桡侧屈指握拳时,中指尖所点处
主治:中风昏迷,中暑,心痛
少府:
定位:位于手掌面,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尖处。
主治:心悸,胸痛
第七节:手背互搓:
手背相对,右手从手背腕部搓到指尖部,然后换手对搓,手背与人体胸腰部对应,经常敲打可以调节脊柱(颈胸腰骶)功能。
腰痛穴:
定位:手背,在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腕背横纹下1寸),一手两穴。
主治:急性腰扭伤
第八节:双手互捏:
右手手掌握住左手的手指,由手指捏到手腕部,用力适中;然后对换手,起到调节全身的作用。
第九节:双手互拍:
双手有节奏的对拍,起到愉悦全身的作用。
第十节:双手抖动:
两臂下垂,抖动双手,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
见证.传播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