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鼻炎的N种方法,总有一款适合你
鼻炎是一种常见疾病,症状和感冒类似,主要表现为鼻塞、鼻痒、流鼻涕、喉部不适等。《内经》认为:“肺开窍于鼻”,故鼻病似当责之于肺。中医认为鼻炎多因脏腑功能失调,再加上外感风寒,邪气侵袭鼻窍而致。此病往往缠绵难愈,一则是正虚而邪恋,二则是外邪久客,化火灼津而痰浊阻塞鼻窍。
鼻炎的分类
中医认为,鼻炎分为两类:一类是风热性鼻炎(如鼻窦炎),一类是风寒性鼻炎(如过敏性鼻炎)。
当风热占据主导时,鼻炎表现为鼻干、鼻塞、流浊涕,甚至流鼻血、生鼻疮、鼻甲肥大等。
当风寒占据主导时,鼻炎表现为鼻塞、流清涕、打喷嚏等。
如何治疗鼻炎?
一、经络调理
迎香可以说是治疗鼻塞的特效穴。遇到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或者过敏性鼻炎时,按摩两侧的迎香穴一两分钟,症状可以立刻缓解,也可以加上鼻子周围的穴位,比如印堂。但是对印堂穴,光按是没有用的,要用中指的指肚按在印堂穴上,稍微用力按压,然后慢慢地向上推。如此几次反复刺激,鼻塞就能消除了。
二、有以下症状,可以按照给出的方法来治疗
1、寒邪留滞型鼻炎
表现:鼻塞,流清鼻涕,爱打喷嚏,后脑沉闷,受寒后加重。
(1)刮痧或艾灸法
春夏季节用刮痧板刮后背的督脉和膀胱经,每周1次;秋冬季节则用清艾条沿着后背的督脉和膀胱经作悬灸,灸到皮肤发红为止,每周2~3次。
(2)中药熏蒸法
每天用苍耳子、白芷、辛夷花各10克煮水,倒入暖水瓶或者水杯中,熏蒸鼻孔,每次10分钟,注意控制距离,不要烫伤。
(3)食疗法
如果是着凉后鼻塞加重,就用葱白6段,生姜6片煮水,趁热喝完后,盖上被子发汗。
2、肺经蕴热型鼻炎
表现:鼻塞时轻时重,或者交替堵塞,鼻孔有热热的感觉,鼻子有时候会痒,流黄浊涕,量不多,运动后加重。口干,通常还会有额头长粉刺、大便秘结、咳嗽、舌苔黄等表现。
(1)刺激穴位法
先对搓两手大鱼际下,然后按揉上星穴下,每天3次。
(2)食疗法
在鼻塞加重、黄浊涕增多、鼻孔热感增强的时候,用桑白皮、地骨皮、生甘草各4克泡茶喝。如果鼻炎有所缓解,就改吃雪梨,或者用10克枇杷叶泡茶喝。
3、脾胃湿热型鼻炎
表现:鼻塞,流浊涕,涕多面黏,同时有身体沉重、肚子小便黄、大便不成形等症状。
(1)按揉穴位法
每天按揉印堂、迎香、隐白穴3次,每次各下。
(2)拔罐法
每天在合谷和足三里拔罐1次,每次5分钟。
(3)食疗法
每天吃1次薏苡冬瓜汤,注意这里的冬瓜不能去籽。或者直接煮冬瓜水当茶喝。
4、肝胆郁热型鼻炎
表现:鼻塞,流黄浊鼻涕,有时有腥臭味儿,嗅觉减退,鼻黏膜红肿,口苦,有偏头痛,有时候头晕耳鸣,性情比较急躁。
(1)按揉穴位法
每天按揉两次行间、风池、和迎香穴。按揉行间穴的时候,用大拇指肚从行间穴后方、脚背骨前面的太冲穴开始向前一直推到行间为1次,每次推下;风池要用中指指肚按揉,每次下;迎香要用食指指尖按揉,每次下。
(2)食疗法
在鼻炎流浊鼻涕比较严重的时候,每天吃1次柏叶猪鼻汤,连吃两周。制作方法:将猪鼻肉60克刮洗干净,与侧柏叶30克、金钗石斛6克、柴胡10克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清水4碗同煮,先大火烧开,再小火炖半小时,煮好后滤除药渣,冲入60克蜂蜜和30克黄酒,搅匀服用。不能喝酒的人,可不竞黄酒,直接服用。
5、肺脾气虚型鼻炎
表现:鼻塞时轻时重,鼻涕清稀,或者白色黏稠,劳累以后加重,同时嗅觉减退,人比较容易累,脸色较差,大便不成形或者有便意却排不出。
(1)艾灸法
每天晚上睡前用清艾条灸神阙穴5分钟。
(2)按揉穴位法
艾灸过后,按揉印堂和迎香各下。
(3)食疗法
饮食上,用生黄芪20克、党参、茯苓各10克煮成的水和面,与牛肉、葱花做的馅一起包饺子吃,一周2~3次。
6、肾阴亏虚型鼻炎
表现:鼻塞,鼻孔内比较干燥,鼻涕黏稠,有时候带有血丝,有臭味儿,鼻黏膜萎缩。很多人还伴有咽喉燥痛,手足心热,腰酸腿软等症状。患鼻炎的时间久了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1)艾灸法
每天晚上用清艾条灸1次关元、肾俞和太溪穴,每穴各8分钟。
(2)按摩法
艾灸之后,用两手食指搓鼻子两侧,搓到鼻子发热潮红;然后再用两手心分别对搓两脚心,也搓到发热为止。
(3)食疗法
每天吃一次双耳鸡蛋羹。先将干银耳和干黑木耳各10克用凉水泡发,加适量水用文火煮烂,再将一只鸡蛋敲到碗里打散,慢慢倒入锅中,一边倒一边搅,双耳蛋羹就做成了。平时还要用菟丝子、淮山药、枸杞子各10克泡茶喝。与上面的艾灸、按摩方法配合,能迅速改善肾阴虚所导致的鼻炎症状。
三、药方
组成:苍耳子(捣)60克,白芷60克,辛夷60克,冰片粉6克,薄荷霜5克,芝麻油毫升,液状石腊毫升。
功效:疏风祛湿,芳香透窍,清热消肿,化瘀止痛,滋润粘膜,收缩息肉。
主治:慢性鼻炎。
出处:《古今名方》
组成:当归、白术、赤芍、茯苓、泽泻、黄芩、辛夷花、白菊花、干地龙、甘草、薄荷、川芎。
功效:调和气血,行滞化瘀。
主治: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息肉。
加减:头痛者,加白芷、藁本;咳嗽痰多者,加桔梗、杏仁。
出处:《中医耳鼻喉科学》
组成:辛夷20g,大黄20g,川芎20g,荆芥30g,防风30g,甘草20g。
功效:清热祛风,通鼻窍,止头痛。
主治:诸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副鼻窦炎。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温酒送下。
出处:《名家方选》
四、偏方
偏方一
主治:治疗鼻塞、鼻涕多型鼻炎
组成:桔梗9克、元参9克、杏仁9克、橘皮9克、半夏9克、茯苓9克、甘草6克、生姜9克。
偏方二
主治:慢性鼻炎。症见鼻塞,流涕,鼻涕稠臭,两耳闭气,头常昏。
组成:北细辛9克,白芷9克,苍耳子9克,白蔻仁9克,鱼脑石18克,丁香9克,明雄黄6克,冰片3克。
用法:先将前7味药研为极细粉,冰片另研,然后混合再共研,瓶装密塞。取消毒棉,撕成薄片,如丝棉纸状小块,兜药其中,大小适宜塞鼻孔,用线扎成小药团,左右两鼻孔交替塞1药力,1日各三四次。
五、食疗
风寒型
临床表现:多见于冬季,鼻塞较重,鼻涕多而清稀,说话鼻音重,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1.豆腐鲩鱼头汤:豆腐克(切块),鲩鱼头1个,芫荽15克,淡豆豉30克,葱白30克。将豆腐、鲩鱼头、淡豆豉先煮熟,再放芫荽、葱白煮沸一下,便可食用。
2.芫荽葱白粥:芫荽30克,葱白2根,大蒜1根,粳米60克,先将粳米煮粥,熟时将大蒜、芫荽、葱白放人粥内煮沸一下,然后调味便可食用。
风热型
临床表现:鼻塞时轻时重,鼻痒气热,喷嚏、涕黄稠,发热恶风、头痛、咽痛、咳嗽、咯痰不爽、口渴喜饮,舌质红,苔微黄,脉数。
1.白菜萝卜汤:白菜心克,白萝卜克,水煎,加红糖适量,吃菜饮汤。
2.萝卜丝瓜藤汤:白萝卜克(切片),丝瓜藤60克,水煎取汤去渣,加适量白糖服。
治疗鼻炎小窍门
1.流清水鼻涕是受凉,喝生姜红糖水可以缓解。
2.鼻塞是身体虚弱的标志,吃一顿热辣的火锅能明显改善鼻塞。
3.打喷嚏,过敏性鼻炎常有的症状,治疗的原则是补血、祛寒。可多吃牛肉、固元膏,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会慢慢缓解。
4.流浓鼻涕要多喝温开水,成人可以用背部撞墙,搓手背大拇指侧的肺经,可配合做背部的捏脊,这样流浓鼻涕的症状会慢慢缓解。
5.将两手搓热,捂住鼻子1~2分钟,用两手食指按揉迎香(鼻翼外缘中点、鼻唇沟中)、印堂(两眉头连线中点)各1~2分钟。每日早晚各一次,过敏性鼻炎发作时每日增加1~2次,坚持一个月可明显改善症状。
6.每次洗脸时要学会用冷水清洗鼻腔。具体方法为:先用手接少量凉水,从鼻孔轻轻吸入冷水然后喷出,反复10次,以达到清洗鼻腔的目的。一般早晚一次,坚持一个月左右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7.经常按摩鼻部的迎香穴、印堂穴及脑后的风池穴与风府穴。按摩至微微发热为度。
8.过敏性鼻炎患者要经常进行运动。如站养生桩,练习太极拳等。运动量以微微出汗为佳,以增加人体的抵抗为。
9.将蒜瓣削根去皮装入坛中,加入食醋浸泡后密封。一个月后启封,每晚食3~4瓣蒜,并将醋倒入小口瓶中,对准鼻孔熏半小时,治疗过敏性鼻炎有明显疗效。
10.将烧开的水倒入直径15厘米左右的容器,趁热放在鼻子下面,用力吸蒸气15~20分钟(要小心烫伤)。每天3次,一般两个月内可见效。
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与您分享:1. 回复1查看“图文并茂的高清晰中草药图片,让你一看就懂。”2. 回复2查看“怎样判断你体内是否湿气重,湿气越重毛病越多!”3. 回复3查看“中医教你的减肥秘方,辨证施治是关键!”4. 回复4查看“中医预防乳腺病——敲胆经”5. 回复5查看“那些年,不懂沟通的名医们”6. 回复6查看“梁漱溟谈中西医差别:西医是身体观,中医是生命观”7. 回复7查看“神奇的中医穴位,健康的秘密就在这里!”
8. 回复8查看“中医六大减肥秘方,全面实用,值得一看!”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白癜风早期能治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