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市场ldquo刮起旋风rdq
全球疫情缓解后,“全民养生”时代来临?
出品
创业最前线
作者
田艳红
责编冯羽
曾经,“在保温杯里泡枸杞”的段子风靡一时;现如今,大把吃保健品才是年轻人“正经”养生生活的标配。
随着国民健康意识增强,保健品行业也开始崛起。尤其在疫情爆发后,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出现井喷,中国保健品行业或将迎来“黄金年代”。
1保健品“再抬头”又是加班晚归的一天,虽然已经是晚上11点,95后女生张小雅(化名)刚回到家还未洗漱,就立刻进入淘宝直播间,花元抢购了某品牌的“AG抗糖饮三盒+白肌饮1盒”套装,比平时便宜了元。
张小雅向「创业最前线」表示:“我从两年前开始吃保健品,主要都是一些女性专用的复合维生素、抗糖丸、抗初老等产品,一年在这方面的花销达到1万元以上。因为疫情,我还花了元给全家买了维生素类保健品,来增强免疫力。”
受疫情催化,保健品品牌重点发力线上,纷纷开发新产品以刺激销售。
在京东上,今年第一季度营养保健品类销量增速显著。1-3月,国内自营的益生菌品类成交额增长超过%,进口自营抗氧化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近倍。
此外,京东上众多国内外保健品大牌成交额高速增长,如FANCLHealthScience同比增长25倍、Swisse同比增长13倍、萃益维(CENOVIS)同比增长10倍。据公开数据,一季度有累计多个营养保健品类商家入驻京东。
今年春节期间,苏宁易购的保健品销量同比增长%,而且购买者以30-34年龄段的“家庭主心骨”为主。
实际上,在保健品营销渠道中,直销渠道已经趋于饱和,而电商正迎来快速增长期。据业内人士透露,年,我国保健食品销售渠道结构直销占47%、线上占31.9%、药店占8.3%、商超占2.5%。
「创业最前线」在淘宝和京东网页端搜索“保健品”,分别均弹出页产品。按照销量从高到低排序,前者排在第一位的是一款减脂胶囊,显示有10万+人收货。后者是汤臣倍健健力多氨糖软骨素钙片。
图/淘宝截图
传统线下渠道也享受到了当前的市场红利。「创业最前线」走访了立汤路附近的一家百康药房,发现店里有汤臣倍健、纽斯葆、果维康、K-MAX(康麦斯)、高远牌等保健品,其中汤臣倍健的品类最多。店内工作人员表示,疫情发生后保健品的销量和咨询人数确实比以前要高。
摄/创业最前线田艳红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创业最前线」表示,中国的保健品行业在后疫情时期会走向规范化、品牌化和规模化,头部企业得到的红利会越来越大,新进的品牌也会享受到这个红利。
此外,消费者对于保健品认知的专业度也越来越高。以前的消费者只有健康意识,却缺乏专业健康知识。通过这次疫情的科普,中国消费者对于保健品将有一个全新认识,这也会对行业迭代起到促进作用。
“疫情对于保健品行业的影响肯定是利好的,因为大家对于自己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