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要价急中国可以拖,他不见得能拖
?采访观察者网朱敏洁
G20大阪峰会中美元首会谈中,双方表示愿意重启中美经贸磋商,美国不再对中国加征新关税,同时解禁对华为禁令。稍后不到两周,7月9日,刘鹤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长姆努钦通话;同一天,美国商务部表示有条件“解禁华为”,但“实体清单”不变。
中国经济再次处于一个大转型时期,中美贸易摩擦只是“外部插曲”,而正视中国经济本身的发展逻辑、升级的内在要求是当下要事。中国改革开放走过40载,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转型。回顾过去这40年,中国做对了什么?展望中国经济又一个半程,还应做些什么?
观察者网就此采访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教授。
观察者网:张老师您好,特别巧,上次想跟您约采访时碰到中美高级别经贸磋商第十一轮陷入僵局,G20大阪峰会两国领导人会晤后,中美贸易谈判逐渐又走上正轨。您怎么评价中美 目前的进展?
张军:现在大家最期待的就是能够恢复中美谈判。两国元首在G20见面后能够恢复继续谈判的过程,应该就是最好的结果。我觉得,特朗普暂缓对中国商品的征税,这是前提;再好一点的结果,我们会要求美国终止对华为的打压。当然,现在还很难预判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因为我们不了解;只是两国元首会面之前,双方已经释放了一些信号,比如刘鹤与美方代表通话。
至于要谈什么、实现什么、怎么谈,目前具体情况我们不知道,但至少这次中国应该显得不是那么被动了。那么,在不是那么被动的情况下,中方在策略上肯定会提出条件。而这个条件就是我刚才讲的,首先要继续谈判,能否解除对华为的打压,能否暂停对中国产品的征税等等。这次去G20,中国会比较主动一点,能够提一些要求。另外,对特朗普而言,如果中国愿意谈判,他应该觉得是件好事,因为5月初是中国提出中止谈判。
美国打压华为可能在中国政府看来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对于加征关税,中国还有相应的“以牙还牙”政策,反正你加我也加。至于其他方面的要求,我们肯定只能部分答应,其他暂时不能答应的估计会列入双方长期磋商清单,不可能所有事情都在近期解决,我们需要解决问题的时间。因为这些问题只要跟中国国家利益不冲突、只要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发展,我们一定会做,但短期内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中国需要用比较渐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过去40年也是如此。
但是,特朗普的很多要价都非常急,就这点上双方可能会产生严重分歧。不过,我们可以拖,特朗普不见得能拖,所以他最后可能也觉得现在这种局面——中国退出不谈,自己什么好处也拿不到,还不如继续和中国谈,至少还能让中国可能接受自己提出的部分要求,总比停止谈判要得到的多。所以,目前美方也许有这个意愿,希望能重启谈判。当然,这次中国会提出条件,最好的就是终止对华为打压,继续暂缓征税。
当地时间6月2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日本大阪举行会晤。图片来自新华社
观察者网:不过有一点是,特朗普及其团队经常不按常理出牌,也许是凑巧,上次阿根廷会面期间发生“孟晚舟风波”,虽然外界都撇清两者关系,最近5月谈判前也突然发推加征新关税等,这次我们是否还应有所准备?
张军:我个人觉得美国在这种事情上应该会小心了,过去双方谈判的同时还在做一些挑衅的事情。但我前面提到,这次中国手上有一定的主动权,会提出一些条件;而美国也已看到中国其实对这个谈判没那么迫切,所以如果再制造一些“意外”事件的话,真的有可能让中国彻底退出谈判。
我们中国人讲“事不过三”,你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制造麻烦,也许真的有可能结束谈判。这种结果对特朗普其实是非常不利的,他到今年底就要面临连任选举,会比较看重是否能和中国恢复谈判、是否能要到一些来自中国的好处,所以我认为他应该会收敛一些。
观察者网:一段时期以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是外界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