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后鼻孔息肉 > 症状讲解

一小时用完一卷卫生纸,他为何无法开董事会

管家说

尘螨、花粉、霉菌、化妆品、冷空气,总有一款“过敏原”让你鼻水长流,喷嚏难断。

咽痛、咽干、咽痒、干咳、异物感,总有一个症状让人常年咽喉“着火”,讲话不爽。

今天下午,广州日报“名医大讲堂”第54期讲座携手医院耳鼻喉科专家团队,聚焦过敏性鼻炎和慢性咽炎的防治之道。

小管家印象最深刻的,当属专家们讲述的一个真实病例:一位董事长因为患有过敏性鼻炎且早上病情最严重,以致于常年不能在上午出席重要会议。因为,鼻涕横流、喷嚏不断让他根本开不了口,一个小时就能用掉一卷卫生纸。

中山一院副医院院长文卫平教授、变态反应专科主任徐睿教授、咽喉专科主任柴丽萍教授,讲了哪些精彩内容?刚从现场赶回来的小管家,给您献上第一手报道。

提前预告:

明天小管家将推送现场视频精选,敬请期待。

华南耳鼻喉科江湖,谁坐第一把交椅?很多人都知道,当属医院医院。正因为如此,今天的讲座人气很旺。

和以往的健康讲座多受“银发族”追捧不同,本次讲座,中青年人占据了半壁江山。相当一部分听众是作为全家的代表来听讲的。

讲座进行中,提问小纸条纷纷飞来。大家最关心的是过敏性鼻炎和慢性咽炎能不能治好,过敏性疾病会不会遗传给下一代。

走向会场的路上听众纷纷打喷嚏、清嗓子

医院门诊大楼十七层会议室。讲座开始前,小管家从电梯门走出,随着听讲的人群向学术厅走去,短短的几十米,吸鼻子、打喷嚏、清嗓子、咳嗽的声音已在身边频频响起。

讲座过程中,鼻炎、咽炎患者群体的这些“典型声响”也不绝于耳。一名银发阿姨还特地找到工作人员:“我们这里很多人都有过敏性鼻炎。能不能把空调温度调高一点、我们会舒服些?”

小管家现场观察发现,不少听众都是鼻炎、咽炎的长期患者,不胜其扰。

王先生一家三口都是过敏性鼻炎患者,数他的病情最严重,因而作为全家的“代表”来听讲。老家在四川的他在广州待了16年,五六年前发现自己患上过敏性鼻炎,现在无论天多冷,他都坚持每天早晚用温水、冷水轮流清洗鼻子,“有一点用”,但抵不过天气转变,准确可比“气象台”:“明天要降温了,我今早起床就有反应了,狂打喷嚏、流鼻涕。

到了超市、商场等空调劲吹、空气流通不好的地方,又是一轮发作。可是,等到暑假和孩子回到老家大山里,他的感觉就好多了。王先生“痛陈”这个病给自己带来的困扰:“最怕和朋友、客户见面时突然发作,根本停不下来,忘记带纸巾的时候,只能一边用手捂着口鼻,一边冲到洗手间去洗,那个情景真是超级尴尬。”

文卫平:对于鼻咽疾病有五大常见误解

医院副院长、医院院长文卫平教授指出,鼻咽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遍布着敏感的神经末梢,容易因受到外界不良刺激的影响而发炎。由于所处位置特殊,鼻咽炎症会令病人感到头痛,继而担心大脑功能受到影响,情绪上更容易受到影响。

在门诊遇到的病人,对疾病存在五种常见误解。

误区一:

经常有病人问,我鼻子不舒服,只有一边通。怎么办?”

鼻甲即鼻腔外侧壁,是支撑和划分鼻腔空间的“墙壁”,从上而下分为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鼻甲表面结构是“身段柔软”的血窦,可在三叉神经末梢的调节下膨胀、收缩,调节着鼻腔空间的大小。通常来说,鼻甲尤其是下鼻甲太小,会造成鼻腔干燥,灰尘也难以被挡在外面,从而引发人体不适和炎症。

正常状况下,鼻甲有生理周期的概念。在血窦的调节作用下,两侧鼻甲会以一至三个小时为周期,出现有规律的交替性肿胀,肿胀一侧的鼻孔就会让人觉得“不通”。因此,可能一个小时内这边鼻孔通,到下一个小时另外一边鼻孔通。大家不要有意地摁一个鼻孔来试另一侧鼻子通不通,一定是有一边不通的,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担心得了病。

误区二:

做鼻腔手术会变成“空鼻症”?

 

这个问题在学术上存在争议。

当我们做肿瘤手术的时候,由于切除鼻窦等结构,有一些病人会出现萎缩性鼻炎,导致鼻腔很空,持续感到不舒服。有些医生就将其命名为“空鼻症”。但也有许多病人术后没有痛苦症状,或者能够耐受这种不适。医生就不会下“空鼻症”的诊断,没必要给病人贴标签,额外增加心理负担。

误区三:

得了过敏性鼻炎,是因为体质差?

 

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多具有过敏性体质。免疫系统一旦失衡,某一部分过于敏感,容易对某种物质产生“过度反应”,也就会导致过敏疾病,但这并不代表你的身体差。

误区四:

慢性扁桃体炎或腺样体肥大,要不要切?

腺样体和扁桃体在体内发挥着免疫作用,但是作用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当腺样体和扁桃体经常发炎、有病变时,需要权衡,是切掉对孩子好还是保留对孩子好。

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后壁移行处,出生后即存在,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生理性肥大,5~6岁时它开始增大,7~8岁最大,一般10岁后萎缩。

如果反复发炎流脓、引发发烧,那么该切除时还是需要切。

误区五:

病人自觉很辛苦,医生常说“没问题”?

门诊上经常会碰到,病人很辛苦,也很焦虑,医生检查完后告诉病人,“没那么严重”。很多病人会认为,“医生你在忽悠我吧?”其实,一方面,不能排除医生对你检查不够仔细,或者是漏掉某些检查没有做,在这种情况下,你觉得医生经验不够,检查不到位,可以提出来,医院看看。另一方面,如果多个医生都说“没问题”,你要反思,是不是自己过于敏感了?耳鼻咽喉的不适,有时是焦虑症等心理疾病的表现之一。当你放轻松时,症状依然很严重,不要忌讳看心理科的医生。我们经常遇到一些病人,转诊到心理科治疗后,耳鼻咽喉的症状便好转了。

文卫平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医院副院长,医院院长。主要从事鼻及头颈肿瘤、咽喉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尤其是鼻内镜及鼻颅底外科微创技术的临床应用。

科研业绩:先后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多篇,参编专著6部。主持国自然项目2项,国家级、十一五攻关项目的子科研项目各一项,主持广东省科研项目包括重点项目共6项和其他项目多项

学术兼职: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等六种专业杂志编委。

柴丽萍:慢性咽炎不会癌变

中山一院医院咽喉专科主任柴丽萍教授指出,慢性咽炎患者的治疗中存在三种常见误区。

误区一:

切除咽后壁的淋巴滤泡来治疗慢性咽炎?不可取!

“尽管现在网上有宣传激光、等离子等方法做‘微创’,但由于滤泡的大小是身体需要的大小,做掉它会再长,假如做得深又会有疤痕,带来肌肉牵扯感,会感到不舒服。

慢性咽炎患者可以练习发声:慢深吸气、慢呼吸说话,减少咽部疲劳。”因为慢性咽炎不是细菌感染,因此使用抗生素治疗慢性咽炎也不可取。

误区二:

慢性咽炎会恶变成癌症?会加重肾炎?

不会。

“为什么慢性咽炎和癌症会扯上关系?只是因为恶性肿瘤的早期症状和慢性咽炎相似,但不是慢性咽炎恶变的结果。”

还有的肾炎患者担心慢性咽炎患者担心会加重肾炎,柴丽萍指出,肾炎和慢性咽炎没有绝对的关系,只是和念球菌感染的咽炎有关系,而且有的治疗慢性咽炎药物是会加重肾的损伤的。还有的病人为了求根治,找“神医”、求偏方,这些所谓的草药、中药会对肝肾造成损害。

另外,慢性咽炎也不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误区三:

对于一些医疗机构在网上宣传时危言耸听的说法,柴丽萍也进行了一一驳:慢性咽炎会引起咳嗽、憋、喘、打嗝等一系列疾病?

慢性咽炎会引起咳、喘、憋?“不会。”

会引起打嗝?“打嗝是咽喉反流疾病,不是慢性咽炎引起的。”

会引起内分泌失调?“内分泌失调会导致慢性咽炎,而不是慢性咽炎引起内分泌失调。

”会不会引起全身疾病?“也不会。“

柴丽萍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医院医院咽喉专科主任。“咽喉反流性疾病诊断与治疗草案”商定专家组成员。曾担任广东省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嗓音组专家成员。

徐睿:过敏性鼻炎每11人中有1个中招

“过敏性疾病是一种系统性疾病,表现在眼睛是过敏性结膜炎,在呼吸道是哮喘,过敏性鼻炎就是过敏表现在鼻子的疾病。”中山一院医院变态反应专科主任徐睿教授介绍,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病,保守估计全球有6亿患者,也就是大约11人就有一个,在亚太地区的患者数超过2亿。

在中国,一项在全国11个中心城市进行的自报患病率调查显示,乌鲁木齐的过敏性鼻炎自报患病率达24.1%,广州有14.1%的受访者自报患有过敏性鼻炎,杭州的数值在11个城市中最低,为8.9%。

对全国13个省或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的名耳鼻咽喉科医师的问卷调查显示,过敏性鼻炎已经成为目前我国耳鼻咽喉科门诊患者求诊的主要疾病:各地耳鼻咽喉科门诊患者中平均有两成都是看过敏性鼻炎的,在门诊鼻炎患者中比例达35%。

实际上,由于过敏性鼻炎容易被患者认为是“小事”而不去就诊,实际患病率可能更高。环境污染、饲养宠物、滥用抗生素等因素,导致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但是,不要以为过敏性鼻炎就真的是小事。”

徐睿介绍,长期鼻腔堵塞可以导致和加重鼻窦炎,导致鼻息肉产生。腺样体肥大合并过敏性鼻炎的儿童患者,鼻涕往后倒流,反复刺激鼻腔后面的腺样体,又会导致腺样体更加肥大。

鼻耳相通,长期过敏性鼻炎导致咽鼓管功能异常,进一步引起中耳炎,也可能往下走引起咽炎、喉炎、支气管炎、过敏性哮喘。由于鼻子堵塞、供氧不足,可能导致注意力下降、天天昏昏沉沉,更重要的是,如果长时间供氧不足,会导致人体重要脏器出现功能性甚至器质性改变。

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防治过敏性鼻炎的最有效方法。

方法包括:

保持家居清洁,特别是绒面沙发,床垫等地方;

尽量不要摆放洋娃娃;

不要抽烟或让小孩吸入烟雾;

花粉季节尽量不要外出;

不要饲养宠物或不要让它们进入寝室。

尘螨是最常见的引起过敏性鼻炎的过敏原,但基本不可能完全避免接触。使用适当的对症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病情,但只可减轻病症,一旦停用,症状易再次出现。

症状非常严重者可以考虑免疫治疗,这是唯一可以影响过敏性疾病基础机制的“对因”治疗方法

徐睿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变态反应专科主任,全国变态反应学会委员,广东省变态反应学会副主任委员。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中山大学耳鼻咽喉科博士学位。

在鼻内镜微创手术、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均有较深的研究。

年于美国Pittsburgh大学癌症研究中心从事头颈肿瘤研究1年半,最早在国内开展细胞因子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研究及嗜酸细胞在鼻息肉中浸润机制的研究,分别在《JournalofLaryngologyandOtology》,《ChineseMedicalJournal》、《ActaOto-laryngologica》、《ORL》、《IntJcancer》、《中华耳鼻咽喉杂志》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著二十多篇,至今已主持和参与省部级基金和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课题研究。

原文作者:广州日报记者任珊珊、伍仞

小管家照例提醒大家: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gkkxq.com/zzjj/991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