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胃息肉验案一则
导读:胃息肉在临床中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西医治疗大多数是将胃息肉切除,作者用中医药将胃息肉消除。中医药治疗胃息肉验案一则丁某某,女,56岁。年4月24日初诊。诉胃脘胀痛、嗳气胁胀反复发作1月多,饭后和劳累后加重。舌苔白,脉沉弦。当日电子胃镜检查报告:①慢性浅表性胃炎(充血型);②十二指肠炎;③胃底部多发性息肉(0.2×0.2~0.3×0.3cm)。诊断:胃痞、胃息肉。辨证:气滞血瘀,湿热痰结,胃失和降。治法:行气活血,清热除湿,化痰散结。方药:丹参30g,百合30g,台乌15g,木香10g,白芍30g,延胡15g,黄连6g,瓦楞子30g,浙贝10g,制半夏15g,连翘10g,天葵子15g,六月干30g,甘草10g。5剂。每剂熬取药汁ml,每次温服ml,每日3次。5月5日复诊:症情减轻,无其他不适,仍用原方5剂,改为每剂熬服2天。5月18日三诊:胃胀、胁胀、嗳气已除,改用益气健脾,除湿化痰,活血散结法。方药:党参30g,丹参30g,白术15g,陈皮12g,茯苓30g,白蔻10g,黄连6g,瓦楞子30g,浙贝10g,干姜10g,连翘10g,天葵子15g,六月干30g,甘草10g。10剂,每剂熬服2天。6月16日四诊:复查胃镜息肉已消失。按:胃息肉是指胃黏膜表面长出的突起状乳头状组织,常与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患并见,也有个别无胃部疾病而单独出现者。治宜在主治方中酌加连翘、天葵子、生瓦楞、制半夏、浙贝、六月干、丹参等清热除湿、化痰散结和活血化瘀之品;单独的胃息肉,则以清热除湿、化痰散结、活血化瘀药为主,佐以扶正健脾养胃药组方治之。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报,作者/罗碧贵。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这个相亲经历,和那个标题为《关于我3月的一次相亲。》几乎一模一样,可能稍微比他好一点点。
本人今年25,今年大年初3,我妈给我介绍了一个相亲妹子,23岁。没有媒人,是街坊也是她的嫂子直接带到我家里面来的。(她跟她嫂子关系特别好)妹子特别害羞,在我家见面全程躲在她嫂子旁边,我根本看不到她的长相,身材很廋,那种病态的廋,(后来才知道cm,35KG)。然后聊了几句,让我们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