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保健操,让血管健康动起来
运动对于维护血管健康大有益处,而具有针对性的血管保健操,更是防治血管病的“法宝”!
运动的健康益处颇多,与血管保健相关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运动能促进机体血液循环,防止附壁血栓形成。2.运动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防止肥胖发生。3.运动能改善内脏功能,延缓动脉硬化的发生。
1运动前准备首先,医院做一次全面体格检查,了解自身的健康情况,由医生判断是否适合参加锻炼,是否有不适宜进行的运动项目等。其次,应选择合适的运动服装和运动鞋,这是防止运动损伤、保证运动效果的必要前提。第三,要选择合适的运动场所,如地势宽阔、平坦的草场、花园、绿地等;第四,注意运动安全,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可能在运动中发生意外情况者,应随身准备一张个人信息小卡片,以便他人及时施救。第五,运动前应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以免发生运动损伤或意外。
2正确选择运动项目运动主要分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两种。有氧运动是指人在体内充分供氧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游泳等。为达到健身效果,有氧运动需持续一定时间,达到一定程度,每星期需坚持一定的运动次数。无氧运动则是指人在“缺氧”的情况下进行的高速运动,如百米快跑等。由于运动强度过大,能量要求过多,人体内部的“糖分”来不及通过氧化分解,不得不依靠“无氧供能”。运动结束后,人门常会感觉肌肉酸痛,还需大口喘气。从增强体质、保护血管的角度看,有氧运动所带来的健康益处要比无氧运动多。适合中老年人的有氧运动项目包括:打太极拳、快走、慢跑、做健身操、游泳等。
3达到一定强度中老年人宜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而心率的快慢是衡量运动强度的标尺。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用公式:心率=-年龄来推算。例如55岁的人,运动时心率保持在每分钟次为好。无论从事什么类型的运动,只要使运动中的心率保持在(-年龄)×(60%-80%)的范围内,每星期坚持运动3-5次,每次坚持30分钟以上,就是有益健康的有氧运动。
4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运动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一个人的运动量不是一成不变的,开始锻炼时运动量应小些,持续运动2-3周后,身体适应了,可逐渐增加运动量或增加运动的时间。运动后应自我感觉良好,精神饱满,若运动后感到疲劳、肌肉酸痛,几天都缓不过来,说明运动量过大,应适当减量。1促进静脉回流的运动A上肢静脉回流运动身体面对墙站立,双上肢贴墙上举,左手掌面从右手指端向胳膊方向按压(注意不要来回揉搓),促进血液回流,重复3次;后双手交换,左手以相同手法按压右手3次。每天做10次以上。
B下肢静脉回流运动双下肢抬高30厘米,用双手从一侧下肢趾端向大腿方向按压,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重复5次;然后换做另一侧下肢,重复5次。每天做10次以上。
常做促进静脉回流的运动,有助于预防下肢浅静脉曲张,缓解四肢血管源性水肿,促进下肢深静脉血栓无脱落风险期的恢复。
2促进侧支循环建立的运动A步行普通散步,以慢速(每分钟60-70步)或中速(每分钟80-90步)步行,每次0.5-1小时,适用于下肢轻度缺血者;快速步行(每分钟步以上),每次0.5-1小时,适用于下肢轻度缺血伴高脂血症或高血压者;定量步行,也称医疗步行,在有坡度的路上行走2-3千米或缓步行走15分钟,可有效增加跛行距离,改善症状。
BBuerger运动病人仰卧,患肢抬高45°,保持2-3分钟;坐起,使小腿下垂于床边,持续2-5分钟,并活动足和趾10次;再次仰卧,将下肢平放于床上,随后抬高下肢,保持2-5分钟;重复此流程5-10次,每日做3-5次。
哪些人不适合做血管保健运动?
发热、肢体或创面有感染、血栓性静脉炎、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动脉瘤病人不适合做血管保健运动,而应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正规治疗,以免运动不当导致感染扩散、血栓脱落和大出血等问题。
“量力而行”很重要,若在运动前或运动中感觉身体不适,应停止运动,若休息后或口服药物后症状未缓解,应及时就医;饥饿时和饭后1小时内,不宜进行剧烈运动;运动以强身健体为主要目的,避免高强度、难度运动。
编辑:高伟珊责任编辑:韩力
投稿邮箱:jilin
.如何治疗白癜风土方白癜风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