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母亲和解,就是与自己和解
就普遍的意义来说,我们应该学会接受这个世界赋予我们的一切,就像接受我们的生命一样,我们最终要学会和这个世界像水和乳一样交融在一起。
原本我们就是这个世界的一粒微尘,而且最终我们还是会尘归尘土归土,所以学会和这个世界和解是我们永远的课题。
而所有和解中接受母亲的不完美,与母亲和解是人生最为必要和首要的,我的理由有以下几个。
每一个母亲都不完美,当我们发现她不完美的地方的时候就是我们可能获得了比她完美的机会。
如果我们不觉醒,还在复制母亲的不足,轮回着她的不幸或者不成功,甚至是堕落,那我们就是愚蠢的。
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个道就是真理或者对某种信仰的追求,你是父母的复制品,原件没发现或者没改好的地方,被你发现了,并修改了,难道这不跟发现真理一样吗?
所以能发现母亲的毛病不足是进步的表现,无异于发现了真理。
如果我们发现了母亲的问题,我们的态度是没完没了的怨恨、排斥,久而久之我们可能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把我们的失败、无能、挫折都归结到母亲或者原生家庭中。
一种弥散的、无助的甚至是抑郁的状态就会出现,自我评价就会降低,动机也减弱到最低水平,无助感也由此产生。
而由此产生的后果有这样几种:
别人会发现你越来越像妈妈;抱残守缺一事无成;你会影响你的后代,孩子会复制你看妈妈的目光,轮回着你讨厌的东西,让自己的家族固化在一个痛苦的层面上;你会忧愤成疾,重病缠身。我遇到过这样的案例,不是她本人来咨询的,来咨询的是她的姐姐。
她是个多才多艺的女子,曾是地方电视台的主持,后下海经商,开始做得很好,几年后是能力以外的原因就什么都不做了,和各种人较劲。
尤其对自己的母亲,一边把母亲供养的跟佛爷似的,一边声嘶力竭的跟母亲叫喊,怨恨母亲曾经给自己带来的屈辱。
因为她四岁就没了父亲,母亲放弃还算稳定的生活,为了躲避自己的一点历史问题,离开了,去到另一个城市生活,为了房子进一家出一家,让她受尽了毒害。
生意好时她把母亲供起来,一旦遇到困难挫折,她就把一切归结到母亲或者亲人身上,指着自己母亲的鼻子,叫着母亲的名字,一次次扒开她的伤口。
恨自己血管里流着母亲的血,所有兄弟姐妹都让她说的一无是处,说他们都跟母亲一样,最后每个人都认为最像母亲的就是她。
她是怎样一步步从一个才华卓越的人变成这个样子的?
现在每天不是嗓子疼就是胃疼,有段时间尿血,去北京看了尿管堵了,胃里的息肉割了,现在还是闹腾着。
母亲活着和母亲闹,没了就和关心她的人闹,不定哪句话就炸,后来宣布跟任何人都不想来往了,所以她姐姐找到我。
著名的作家张爱玲也是一个和母亲结了怨的孤独之人,因为母亲在她年幼时离开她,任她飘零无助。
又因母亲对她的挑剔指责让她生恨,她甚至挣到钱后首先把她认为欠她妈的账还清,从此两不相欠。
母亲在异国他乡临终前想要见她一面她都没满足,只给她寄去一百美元,她却继承了母亲一点遗产,在自己穷困时变卖,度过自己艰难的日子。
后来她越来越孤僻,就是上班时她几乎谁都不想见,她的工作人员为了不让她为难都想办法避开她,等她进去了再出来。
晚年她局促一室,非必要而不出门。
邻居看她门口几天没有垃圾了,才通知她的联系人,发现她已经去世多天。
一个人不肯与母亲和解就是不肯与自己和解,就无法和周围的世界融合。
而这种和解与接受不是表面上的,而是从内心深处的理解,理解母亲从历史的纵深走来,她带着自己的宿命。
如果能帮她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进行改进最好,但既然是宿命包含的东西,就太多了:遗传的、家庭影响的、时代的、复杂的经历、文化等,有太多东西形成了她固化了的性格品性。
生活习惯等很难改变,所以只能选择理解、包容、接纳,和一个病态母亲相处是一种修行。
除了佛性的去对待,还要充满智慧,更要有能力。
我们的努力,其中包括有一天父母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不是两手一摊的一无所有。
用文字的形式把母亲对自己的好处列举出来,为母亲的错误找出可以理解的原因,是从心底消弭对母亲怨恨的一个好方法。
做了母亲的人哪个不是把自己的孩子亲啊抱啊的?
孩子生病时哪个母亲不是吃不好饭睡不好觉?
孩子会让我们的人生变得完整,是对有问题的两代人的一次拯救。
可惜上面两个例子里的女人都没要孩子,等于放弃了对自己的救赎,而且她们的婚姻都不幸福。
她们妈妈对此是有责任的,但时光不能倒流,和母亲和解的任务只能由我们来完成。
亲爱的家人们,《玺雅说》栏目已经正式上线啦!~玺雅老师会以每日一条5-10分钟的语音信息的形式,给到孩子们充电赋能。内容包含: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习方法、情绪处理、心理调节等等。从学习、生活、心灵多方位给到孩子支持与鼓励。详情请长按下方图片,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