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桥耳鼻喉专家带您一起认识ldquo
近日,医院耳鼻咽喉科很多鼻塞的患者到门诊看病,见了医生的第一句话就问:“大夫,快帮我看看,我是不是长鼻息肉了?”可见,患者对自己得了鼻息肉存在一定的恐慌。的确,它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和生活。那到底什么是鼻息肉?得了鼻息肉该如何治疗?平时又该如何预防和护理?针对大家的疑问,今天健桥耳鼻喉科专家邹道旺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鼻息肉的定义及临床表现
鼻息肉:是鼻腔、鼻窦黏膜的慢性炎性疾病,炎性黏膜高度水肿在鼻腔、鼻窦形成息肉。息肉多双侧发病,长于窦口鼻道复合体和嗅裂。临床表现为逐渐加重的持续性鼻堵、嗅觉障碍、流涕及喷嚏等。好发于鼻腔的外侧壁及鼻顶部。鼻息肉并非真性肿瘤,往往是变态反应和鼻窦慢性发炎引起的鼻粘膜水肿的结果。多发中年以上,男性多于女性。
鼻息肉的病因
1.中鼻道微环境学说
中鼻道微环境间隙狭窄,凸凹不平,吸入气流在此易形成紊流;纤毛功能减弱、纤毛活动障碍;中鼻道黏膜血流较鼻内其他部位明显减少。中鼻道天然防御功能减弱,局部易受有害因子损伤,为鼻息肉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鼻变态反应
鼻息肉组织可查到较多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IgE生成细胞,且其液体内IgE水平增高,提示局部变应性有一定作用。
3.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
近90%的鼻息肉组织有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提示鼻息肉与该细胞增多有密切关系。
4.细菌超抗原学说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鼻腔常见共生菌之一。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可直接激活中鼻道鼻黏膜内的大量Th2细胞、B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使其合成释放大量促炎细胞因子,加重中鼻道内的局部炎症反应,促使息肉形成。
5.遗传学因素
鼻息肉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一些报道提示可能有遗传性因素的潜在影响。鼻息肉通常具有家族性,提示鼻息肉的发病存在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的作用。
鼻息肉的临床表现
鼻息肉双侧多发,单侧较少。常见的症状为持续性鼻塞,随息肉体积长大而加重。鼻腔分泌物增多,时伴有喷嚏,分泌物可为浆液性、黏液性,如并发鼻窦感染,分泌物可为脓性。多有嗅觉障碍。鼻塞重者说话呈闭塞性鼻音,睡眠时打鼾。息肉蒂长者可感到鼻腔内有物随呼吸移动。后鼻孔息肉可致呼气时经鼻呼气困难,若息肉阻塞咽鼓管口,可引起耳鸣和听力减退。息肉阻塞鼻窦引流,可引起鼻窦炎,患者出现鼻背、额部及面颊部胀痛不适。
鼻息肉增多变大,长期不予治疗,可致鼻背增宽形成“蛙鼻”,使得患者面部发生严重变形。
鼻息肉的治疗
鼻息肉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且易复发,建议综合治疗。对于初发小的中鼻道息肉,或鼻息肉围手术期,或伴有明显变态反应因素者,可应用鼻喷糖皮质激素1到2个月;伴有过敏性鼻炎或哮喘者,或是鼻内镜术后,可口服激素,再用鼻喷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较好。多数鼻息肉须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手术治愈可达85%-90%,但术后长期的随访和综合治疗更为重要。(下图为鼻息肉微创手术,为避免画面引起不适,已做部分遮挡)
鼻息肉的预防与护理
1.鼻息肉的预防我们应该保持心情愉快,经常去参加户外活动,避免引起剧烈的情绪波动,不要过度劳累,注意休息,避免经常熬夜,尽量保持充足的睡眠。增强抵抗力。
2.应该多吃一些吃新鲜的食物、或含蛋白质多的食物,例如鱼、牛乳、蛋、大豆、谷类食物。尽量不要吃大白菜、冷饮、冰水、香烟、啤酒、及各种酒类。应该避免巧克力、核桃、人工加味加工食品。
3.一定要预防感冒,避免受凉,避免接触刺激性的东西。如果患上感冒就会加重你的症状,出现耳痒还耳鸣,医院进行就诊。避免耽误治疗而加重病情。
4.不养成抠鼻子不良习惯,鼻塞严重时不可强行擤鼻涕,以免导致鼻窦炎、中耳炎等。
5.及时治疗鼻、咽部及周围器官疾病,以免感染蔓延和反复发作。
6.本病大多为各种鼻病的继发症或并发症,故要积极治疗各种原发鼻病。
7.工作生活环境应保持空气新鲜。
8.平时在鼻腔少用薄荷、冰片制剂。
9.忌辛辣、酒类等刺激性食品。
10.鼻腔清洗疗法。
健桥耳鼻喉温馨提示
大家听了以上的讲解,对鼻息肉有所认知了吧。当您的鼻子不舒服时医院的耳鼻咽喉科进行检查与治疗!医院预约—,或点击下方的“阅读原文”,即可预约三甲耳鼻喉专家,提前预约,免排队,优先就诊!
完
阅读原文
预约挂号
点亮好看
精彩推荐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