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曲的鼻中隔
图1
图2
图3
鼻中隔偏曲(nasalseptumdeviation,NSD)指鼻中隔在形态上向鼻腔的一侧或两侧偏曲或者局部突起(图4),并引起鼻腔功能(如通气等)障碍或者产生症状(如出血等)。图4
病因:1)鼻腔发育不均衡:鼻中隔骨、鼻中隔软骨和周围颌面骨骼发育不均衡会造成骨与骨、骨与软骨连接处发生畸形扭曲,造成鼻中隔偏曲。例如儿童时期腺样体肥大易引起“硬腭高拱”,使得鼻底至鼻顶的距离缩短,造成鼻中隔发育时被挤压偏曲。
2)外伤:鼻外伤,造成鼻中隔骨折或脱位,易形成鼻中隔尖锐弯角或鼻中隔软骨偏曲。
3)肿瘤:各种巨大鼻腔、鼻窦肿瘤会压迫鼻中隔形成偏曲。
临床表现:1)鼻塞(图5,图片来自网络):是鼻中隔偏曲最常见的症状,多呈单侧(偏曲侧)持续性鼻塞,久之宽敞侧下鼻甲由于过度通气造成代偿性肥大,会造成双侧鼻塞。若出现双侧鼻腔交替性鼻塞,往往提示并发慢性鼻炎。
图5
2)鼻出血(图6):鼻中隔偏曲的突起处表面的黏膜菲薄,受气流等刺激等易发生黏膜糜烂造成出血。图6
3)头痛(反射性):鼻中隔棘突或嵴突的突起处如果接触压迫下鼻甲或中鼻甲,有可能刺激神经引起发射性头痛。(图7,图片来自网络)图7
4)引发鼻窦炎:鼻中隔偏曲若压迫中鼻甲使之外移引起鼻窦引流障碍,有可能引发鼻窦炎的发生。5)其他:嗅觉减退;耳鸣等。
检查:结合高清鼻内镜检查和高分辨率鼻窦CT检查,往往不难发现偏曲的鼻中隔。
1)鼻内镜检查(GIF图1):在高清鼻内镜的观察下,可以全面观察整个鼻腔和鼻咽部情况,判断鼻中隔偏曲的部位与程度,观察鼻中隔偏曲是否影响鼻腔、鼻窦引流,观察宽敞侧鼻甲是否出现代偿性肥大,同时观察是否伴有其他鼻腔他、鼻窦疾病(如鼻息肉等)。
GIF图1
2)鼻窦CT(图8):首选高分辨率水平位+冠状位鼻窦CT。CT能精确定位鼻中隔偏曲的部位,同时也能研判鼻窦是否同时存在病变,为制订手术范围提供最全面的信息。图8
诊断:切记,只有存在明确“临床表现”的鼻中隔偏曲,才能诊断为“鼻中隔偏曲”,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没有任何症状的鼻中隔偏曲,只能称之为“鼻中隔生理性偏曲”,无需特殊处理!
治疗:鼻中隔偏曲以手术治疗为主!
近年来,随着我们对鼻腔、鼻窦通气功能的深入理解,越来越强调用最小的手术创伤来重塑“鼻腔通气框架”。手术方法也从原先直视下的“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尽可能多的切除鼻中隔软骨和骨),逐步转变为高清鼻内镜辅助下“鼻中隔成形术”、“鼻中隔减张术”、“鼻中隔偏曲局部切除术”等(GIF图2),在有效纠正偏曲的鼻中隔同时,又尽可能地保留了鼻中隔软骨和骨的支架作用。
GIF图2
作者介绍:杨晨,医学博士,医院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鼻科组成员
蔡昌枰,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鼻科组组长
本期专家介绍蔡昌枰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擅长:鼻内镜手术处理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障碍性突眼、慢性泪囊炎等,儿童及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筛选和手术,各种类型中耳炎的诊治。
医院耳鼻咽喉科行政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科学系顾问、上海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第五届上海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咽喉嗓音言语分会委员。
从医已逾30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处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多种疑难杂症,尤其擅长针对甲状腺功能障碍性突眼的鼻内镜眶减压术、针对慢性泪囊炎的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针对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富含微创理念的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在鼻内镜下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切除术、儿童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即鼾症)的筛选及其手术治疗、声带息肉及声带白斑的手术治疗方面亦经验丰富。
专家门诊:周二上午(特约)/周二下午(特约)/周四下午
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地点:医院总院(瑞金二路号)
时间:周一至周六上午8:00-12:00;下午13:30-17:30附:周六专病门诊3:嗓音专病门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