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后鼻孔息肉 > 症状讲解

养生养生气功八段锦

每天早晨8点,我院针灸科宽敞的走廊里站满医护人员和患者,他们在一起练习传统功法——八段锦。越来越多的患者参与其中,在每天的锻炼中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

八段锦简介

八段锦是我国传统的养生功法之一,最早记载于南宋《夷坚志》中,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养生保健操,因其歌诀易记、健身效果显著而广泛留传于民间,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经常练习八段锦可以通经活络,使血液流畅,倦意全消,对缓解心理压力有帮助。对亚健康人群尤其有效。

关于八段锦每个动作特有的功效的介绍有很多,在这里我们跟大家谈些新的见解,以供参考:

两手托天理三焦

三焦位于胸腹之间。《黄帝内经·素问》中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主司疏布元气和流行水液。此式为两手交叉上托,提拉胸腹,可以促使全身上下的气机流通,水液布散。另外,还使人体前侧的肌筋膜链得到适当的牵拉放松,降低椎间盘背侧的张力,降低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

左右开弓似射雕

此式如同拉弓射箭,扩展胸背,可以消除胸闷,疏理肝气;对于那些长期伏案工作,含胸驼背人群,经常练习可以提高肺活量,改善体态,防止脊柱矢状面畸形。

调理脾胃须单举

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阴阳互助,燥湿相济,升降相因。此式两侧上肢上下相对拉伸,牵拉腹腔,对脾胃产生良性刺激,增强其功能。

五劳七伤往后瞧

五劳指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劳损;七伤指怒、喜、思、忧、悲、恐、惊七情所伤。五劳七伤,现在人们生活压力大,长期劳作,特别是脑力和体力劳动,以及受到情志刺激就可能造成脏腑气机失调,日久积聚造成身体的劳损。此式转头扭臂,充分拉伸了颈部侧面的筋骨;同时双肩及胸部充分打开,提高肺活量,改善情志。

摇头摆尾去心火

心火者,思虑过度,气火内郁,心神被扰。要清心火,就要得到肾水的滋润,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此式前俯后摆,使得心火下降,肾水向上提升,可以消除五心烦热、心悸、口舌生疮、失眠多梦、小便热赤、便秘等症候。不过,有腰椎间盘突出、膝骨关节疾患的患者慎做此式动作,做时弯腰、下蹲的幅度不宜过大。

两手攀足固肾腰

腰为肾之府,肾藏精主水,为水火之宅,能促进生长发育、生殖机能、水液代谢以及维持呼吸深度,此式前屈并双手按摩腰背下肢后方,督脉和足太阳膀胱循行于腰背部,两经可以得到拉伸牵扯,对生殖系统、泌尿系统以及腰背部的肌肉、骨骼都大有裨益。同样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慎做此式动作,做时弯腰的幅度不宜过大。

攒拳怒目增气力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此式马步冲拳,怒目瞪眼,均可刺激肝经系统,使肝血易于充盈,肝气得到疏泄,强健人体筋骨。尤其适合长期静坐卧床少动、气血郁滞的人群。

背后七颠百病消

此式颠足而立,下落振身。此式作为八段锦的收式,虽看似简单,却可以通过震动刺激五脏六腑,消除百病;也会刺激到各关节处本体感觉,有利于功能障碍的改善。

温馨提醒

●每个人要结合自身体质状况,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度,一定要以自身可承受的力度、拉伸度为准。

●在做弯腰或下蹲动作时,年老或有腰椎间盘突出、膝骨关节疾患的患者幅度不宜过大。

●八段锦虽动作简单,但练习时须结合意念,长期练习必会受益。

针灸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gkkxq.com/zzjj/985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