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后鼻孔息肉 > 症状讲解

武都红会应急救护科普十一鼻出血

一、鼻出血是因生理因素、外伤和疾病引起的鼻腔毛细血管破裂,从而导致的出血症状。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鼻出血可由鼻部疾病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引起。多为单侧,少数情况下可见双侧鼻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为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鼻出血可导致贫血。

·引起鼻出血的原因很多,可因鼻腔本身疾病引起,如鼻部损伤、鼻中隔偏曲、鼻部炎症、鼻腔及鼻咽部肿瘤、鼻腔异物等。也可因全身性疾病诱发,如各种出血性疾病及血液病、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

·出血部位多数发生在鼻中隔前下部的易出血区(黎氏区),有时可见喷射性或搏动性小动脉出血,少年儿童、青年人鼻出血多发生在此处。中老年人的鼻出血,常常和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有关,出血部位多位于鼻腔后部,出血一般较为凶猛,不易止血,出血常迅速流入咽部,从口中吐出。

·出血量的估计:根据患者每次出血情况及发作次数,血压、脉搏、一般情况及实验室检查来综合判断出血量。失血量达ml时,可出现头昏、口渴、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失血量达ml~ml可出现出汗、血压下降、脉细速而无力;若收缩压低于80mmHg,提示血容量已损失约1/4。

·鼻出血属于急症,治疗时应首先维持生命体征,根据出血的轻重缓急、出血部位、出血量及病因,选择不同的止血方法,如指压法、应用局部止血药物、烧灼法、前鼻孔填塞术及后鼻孔填塞术等。

二、病因

临床上引起鼻出血症状的原因很多,可因鼻腔本身疾病引起,也可因鼻腔周围或全身性疾病诱发。

1

疾病因素

(1)鼻部疾病

常见的有鼻部损伤、鼻中隔偏曲、鼻部炎症、鼻腔及咽部肿瘤、鼻腔异物等,会引起鼻腔鼻窦内黏膜血管扩张破裂出血。

(2)出血性疾病及血液病

常见的有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过敏性紫癜、维生素C缺乏症、药物性血管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由于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缺陷,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等原因,造成鼻部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3)心血管疾病

较常见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血管硬化是其病理基础。特别是在用力过猛或情绪激动时,可使鼻血管破裂,造成鼻出血。

2

相关疾病

鼻中隔偏曲、急性鼻窦炎、萎缩性鼻炎、鼻中隔血管瘤、出血性鼻息肉。

3

非疾病因素

鼻部外伤、挖鼻、气压性损伤、鼻腔异物、妊娠、绝经前期、绝经期等非疾病因素,也可引起鼻出血。

三、症状

鼻出血由于原因不同而表现各异,多数鼻出血为单侧,亦可为双侧,可间歇反复出血,也可呈持续性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涕中带血,重者可达几十毫升甚至数百毫升以上,导致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可引发贫血。

(一)症状分类

1

鼻中隔前下部的出血

出血原因多为鼻部损伤、挖鼻、鼻腔异物等,常为单侧,出血量少,有时可见喷射性或搏动性小动脉出血,少年儿童、青年人鼻出血多发生在此处,可自止或自行压迫后停止。

2

下鼻甲后端的出血

常见于中老年人,多和高血压、动脉硬化有关,血管硬化是其病理基础,特别是在情绪激动或用力过猛时,可使鼻血管破裂,出血一般较为凶猛,不易止血,出血常迅速流入咽部,从口中吐出。

3

典型症状

多数患者的鼻出血为单侧,血液直接经鼻孔流出,有时可见喷射性或搏动性小动脉出血,常为鲜红色,可混有鼻腔分泌物,少数出血可自行压迫后停止。

4

伴随症状

鼻咽部肿瘤患者,可能出现鼻出血,同时还可能出现进行性消瘦、疲乏无力等。

过敏性紫癜患者,在鼻出血的同时多伴有全身皮肤黏膜下出血等情况。

(二)并发症

(1)失血性休克

是急诊科常见的急症之一,是因大量出血,血容量不足导致的休克。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湿冷、心慌、胸痛、呼吸急促、少尿等。若不及时治疗,会影响心、脑、肾、肺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2)贫血

长期持续性鼻出血会导致失血性贫血的发生,主要表现为乏力、心悸、面色苍白、头晕和失眠等缺氧症状,以病因治疗为主,紧急情况下可考虑输红细胞以纠正严重贫血。若严重贫血状况未能及时改善,可造成不可逆的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有生命危险。

四、治疗

鼻出血治疗的目的是止血,以及治疗鼻出血根本病因。临床中根据出血的轻重缓急、出血部位、出血量及病因,选择不同的止血方法。

1

家庭处理

首先对紧张、恐惧的患者,家属要进行安慰,稳定患者情绪,以免患者因精神因素引起血压升高,使出血加剧。小量鼻出血局部压迫后一般可自行缓解。

2

到院治疗

(1)一般治疗

及时测血压、脉搏、必要时予以补液,维持生命体征平稳,若患者已休克,则应先抢救休克。

(2)药物治疗

①1%麻黄素

对于出血区域,可应用棉片浸以1%麻黄素,紧塞鼻腔数分钟至数小时,以达到止血目的。适用于较轻的鼻腔前端出血,此方法简单易行,患者痛苦较小。

②垂体后叶素

通过收缩鼻部毛细血管,减少局部血流量,降低静脉压,使破裂的血管血流缓慢并逐渐形成血栓,进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3

其他治疗

①鼻孔填塞术

凡士林油纱条前鼻孔填塞术是传统的止血方法,多数患者填塞后可止血,少数患者需反复填塞或进一步行后鼻孔填塞术,填塞完毕后应检查是否仍有血经后鼻孔流入口咽。视患者情况决定鼻腔填塞物取出时间,对于出血剧烈或有血液病的患者应适当延长填塞时间。

②经鼻内镜止血法

营养鼻内镜下探查出血部位并行电凝止血,并得到广泛的应用,有效率较高。

饮食调理

鼻出血停止后可给予以下清淡易消化饮食,如馒头、稀饭、米粥、汤类、面片、拌汤等,但不宜过热。

多吃新鲜水果蔬菜,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如苹果、胡萝卜、白菜、桃子、油菜等。同时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护理

鼻出血的患者需要注意日常护理,不要经常抠鼻,以尽量减少鼻出血的发生,发生鼻出血后不要紧张,局部压迫一般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出血量大时及时就诊。

七、预防措施

(1)保持房间的安静、温度适宜。室内保持空气清新,适当开窗通风换气。因空气干燥也会诱发鼻腔出血,所以空气湿度应60%。

(2)对于儿童鼻出血患者应纠正患儿挖鼻、揉鼻、鼻腔放置异物等不良习惯。老年患者平日活动动作要慢,勿用力搓鼻,保持大便通畅。

(3)老年性鼻出血患者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应积极防治原发病,尤其是高血压的患者,尽快把血压控制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往期·推荐

(十)——哮喘

(九)——脑卒中

(八)——癫痫

(七)——气道异物梗阻

审核:姚利奎编辑:杜娟芳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kkxq.com/zzjj/986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